新华网兰州9月25日电题:中国百亿投资“呵护”西北河流“健康”
新华社记者 朱国亮 钱荣 严明 闫洁
中国母亲河——黄河源头重现“千湖美景”、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下游东居延海连续5年不干涸、生态恶化最严重河流之一——石羊河开始向下游增泄水量……
得益于近年来政府投入巨资实施的一系列流域生态治理工程,中国西北地区部分河流“健康状况”正在好转。目前,这些工程大多还在继续实施之中。
进入新世纪,生态问题在中国备受重视,中国政府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对西北地区的“问题河流”进行治理,以尽可能恢复流域生态,维护河流“健康”。
2000年,中国政府决定对黑河水量进行统一调度,并在河流中游用水最多的张掖市进行了中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10年来,这一流域治理累计投入超过20亿元。
2001年,中国政府又决定对塔里木河进行治理,计划总投资达107亿元。
2005年,对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三条河流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区的治理工程展开,总投资达75亿元。
2007年,中国政府又连续批复了甘肃省两个重要河流治理工程——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和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总投资分别高达47.49亿元和44.51亿元。 [1] [2] [3] [4]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