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王敏)“6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实现了重大历史性跨越,农业政策也在发展变化。”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26日表示,6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业政策的取向始终是围绕着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的落后面貌来展开的。
陈晓华是在国庆新闻中心举行的“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业发展成就”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上述表述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政策的着力点有所不同。”他说。
陈晓华介绍说,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我国农业政策主要是通过土地改革让农民“耕者有其田”,组织农民进行合作生产,尽快恢复农业和改变农村的面貌。随后又进行了公社化的运动,在这个过程中要求过急、变化过快、形式过于单一,束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让农民吃了苦头。当然,这一时期也采取措施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力度,特别是组织农民兴修水利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很多工程设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前30年政策不仅要推动农业的发展,也要通过农业的发展来积累工业化、城镇化的资金。这个阶段农业对我们工业体系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说,改革开放率先从农村起步,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的30年首先是放开搞活农村经济,比如给农民经营自主权,实行家庭承包,允许农民发展工副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活跃农村经济。”陈晓华介绍,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六大以后,党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就是目前已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整个农村政策的取向就是要推动城乡统筹。所以实施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对农民补贴,免费实行农村义务教育,推行新型的合作医疗和逐步建立农村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