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兼听则明是常识首届广东网民论坛体现时代进步
2009-11-03
  首届“潮涌珠江—————广东网民论坛”昨日在广东科学中心正式开坛,150名省内外知名网友、50名民间智库专家和政府官员围绕“金融危机”展开激辩。这是国内到目前为止规模最为庞大的网民论坛,毫无疑问将作为标志性事件进入中国网络问政史册。论坛现场呈现出温文尔雅、直抒胸臆以及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等各种场面,这本身就是网络原生态的反映。多种多样的声音,通过网民论坛这样一个平台聚集,能够对包括决策者在内的社会各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兼听则明,这是基本常识。

  广东网民论坛终究是要取得一些效果的。效果从哪里来?就是从问政智慧的碰撞中来,没有谁生来就是先知,可以无所不晓。决策者也好,问政者也罢,都需要更多的沟通。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集团通过游说决策者来影响政策制定的现象,网络问政虽然尚未形成稳固的利益集团,但这种由网民个人组成的游说模式,算是开创了中国政治的新纪元。这种游说很多时候充满了草根的气息,然而这股自民间而发的参与公共生活的方式,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公民表现么?

  公民是什么?除了守法,参与公共生活也是公民权利的一种。在互联网出现以前,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受到了极大限制,通常都是灌输式和命令式大行其道。但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公共生活的运行规则,平等、自由等等这些互联网的秉性解构了某些因循千年的积习,使得公民个体的角色逐渐凸显,人们越来越敢于表达观点,越来越善于表达观点。因为网络的海量信息和交互特色让人们不再闭塞,信息的丰富自然使人更加智慧,而智慧又使得信息更具价值,这便是网络和公民携手前进的驱动体系。有了这种驱动体系,民间隐藏着的智慧迸发出来,其所产生的智慧量便呈现出“井喷”状态,而这样的一种状态,又与执政方谋求和民间良性互动,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诉求恰恰因应。因此,广东网民论坛的推出,既是顺时势而为,更是为官方与民间搭建的一座桥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桥梁。改革开放以前,国家直接干预到个人的具体生活,从穿衣戴帽到买肉卖粮,一切皆“被计划”;改革的一个重大功绩便是政权从个人的具体生活中逐渐退出,在国家与个人之间,重新造就了“社会”。这个社会就是市场经济社会,以及其所包含的各种社会组织、社会体系等,个人与社会发生关系,社会与国家发生关系,随着社会力量的壮大,大政府的概念开始被“小政府”所取代,政治文明也开启了新单元;如果说市场经济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构造的话,那么互联网则改变了中国思想社会的构造,这是政治文明的又一个新单元。在这个新单元里,网络不仅是交互性、平等性的传播手段,更是人们发表各种意见、追求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桥梁。人们总是会追求个人利益,但当大家都站在一个公开和公平的环境里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通过不同个人利益的碰撞,公共利益也就应运而生。在这一点上,谋求公共治理成绩的执政者和谋求个人利益的普通公民,便取得基于公共利益的基本认知。而达成这种具备公共价值的认知,便是广东网民论坛努力的方向。

  在本次广东网民论坛上,板砖横飞,意见不一,看起来有些“乱”,但其公共价值,正是体现在“乱”上。只有通过不断的交锋,大家才能从不同利益、不同话语的呈现中找寻出最符合公共利益的选择方案,“乱”亦有道,是进步的表现,更说明广东网民论坛真正取得了效果。时代需要多样的声音,当这些声音不断被反映出来,不断博弈,社会各界才能更清楚地看到什么才是当下这个社会最需要的。广东网民论坛,是一次成功的开始。(南方日报评论员)
     相关链接
    ·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大阅兵
    ·兼听则明是常识首届广东网民论坛体现时代进
    ·国家公务员考试今日起网上确认预计百万人参
    ·广州网上公开“账本”:阳光预算,如何走向
    ·由钱老去世而感悟
    ·22年来最早初雪落京城周三起气温将大幅度回
    ·钱学森灵堂将开放六天长子透露逝世前细节
    ·民政部司长透露《慈善法》已通过该部送达国
    ·住建部官员:10年后中国2/3家庭将住进新房
    ·架起中新文化交流的新桥梁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