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把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2009-11-0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这些重要论断,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四川省正面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艰巨任务。落实好这些任务,要求我们大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从真情为民着眼,从求真务实着手,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倡导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作风,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进而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最广泛最深厚的力量。

把感情贴在民心民意上

“天下可忧在民穷,天下可畏在民怨。”回顾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紧密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一大法宝。然而,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却存在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对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的要求漠不关心,对群众的感情和立场出了偏差,大大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首先要求党员干部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把感情贴在民心民意上。有了感情,再大的困难都会想方设法去克服,再复杂的问题都会耐心细致去解决。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群众立场作为最根本的政治立场,面向群众转变作风,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自觉当好人民公仆;广泛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不断健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扬民主,切实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充分考虑群众感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督促领导干部坚持定期下访,定期接待上访群众、阅处群众来信;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进一步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

爱岗敬业,是对每个劳动者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更应有强烈的事业心,立足岗位,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只有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只有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才能形成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应树立强烈的责任心,不能把工作简单地当成“就业”,更不能把岗位当成“副业”;干事创业应出于公心,不能把个人追求与党和人民的事业割裂开来。去年以来,面对特大地震灾害的巨大冲击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四川省广大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用心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止滑提速、重建加快推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当前四川省正处于推进科学发展、科学重建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肩上的担子更加艰巨。应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发展上,把功夫下在促和谐上,真正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tujian.org


     相关链接
    ·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大阅兵
    ·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把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
    ·武汉经适房将上网无限期公示 防止六连号事
    ·剖析广州“拉屎门”:政务公开当存敬畏之心
    ·王晨:中国将生存权放首位 促进个体集体权利
    ·云南教育厅宣布明年起取消统一中考 由各学
    ·外交部就温家宝访问埃及并出席中非合作论坛
    ·陈竺:努力减缓疫情扩散流行 最大限度减少重
    ·截至11月2日我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
    ·《钱学森画传》作者叶永烈:让年轻人更了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