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记者节之际,以一系列舆论监督创新和与媒体保持良好沟通关系且记者出身的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在接受采访时谈了自己对“控负”的理解:很多基层宣传部门就是把控制负面报道当成自己的主要职责,哪一篇负面报道没有控制住,你这个宣传部门就不称职。他认为政府职责绝不在“控负”,而要适应新的监督语境,从“捂盖子”向“揭盖子”转变。(四川在线11月9日) tujian.org 伍皓曾有一个精辟比喻:一壶已经烧开的水,如果还使劲捂着盖子,结果只能是连壶底都被烧穿;而盖子一揭,尽管有可能会烫着自己的手,但沸腾的民意也就会变为蒸汽慢慢消散。所以,他宁愿被烫手,绝不愿意被烧穿——这个“揭盖子”理论很形象、很经典地阐述了网络时代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越“控负”只能捂出越大的负面新闻。不过,现实未必遵守对“控负”的这种分析逻辑,许多官员可能还是会沿袭过去那套“捂盖子”思维,而不会老老实实地去“揭盖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伍皓把包含着地方矛盾和冲突的负面事件比作“一壶已经烧开的水”。其实,“烧开的水”是矛盾非常尖锐、冲突非常激烈、问题一触即发的临界状态,群体性事件正在酝酿之中,一个小小的火星就可以点燃,比如瓮安事件。而更多地方并非处于这种激烈冲突的临界状态(起码官员不这么认为),而是刚开始加热的温水状态:小矛盾刚出现,小问题有很多,小冲突零零星星,小怨愤刚刚酝酿。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水温慢慢升高,青蛙根本感受不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果官员意识到本地的状态或某个事件已到了“一壶已经烧开的水”的状态,足够明智和识时务的话,他当然会去“揭盖子”而不是继续“捂盖子”。可很多状态并非“烧开的水”而是“温吞的水”,即使是“水处于即将烧开的状态”,许多官员还以为尚是温度可控的温水。意识不到危险,不清楚自身所处状态,自然就不会理性地“揭盖子”了:反正是温水,捂着也没事,捂着捂着瞒过舆论就没事了。官员大多是温水中的青蛙,而不是热锅上的蚂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另一方面,即使一些官员能认清形势,意识到矛盾和问题已处于“烧开的水”的状态,但不少官员一般都只是把现有位置当作向上升迁的跳板,任期到了拍屁股走人—这种心态下,他们也会选择尽可能地“控负”,尽可能地捂着,只要在自己任上不出现负面新闻、不让上级看到,就万事大吉了。离任后哪怕洪水滔天,才不管自己的后任“壶底被烧穿”呢。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既然“捂”和“控负”能暂时遮住问题,一句话、一个电话、一个命令就可以做到的事,他们才不会费那么大力气跟媒体沟通、老老实实地公开信息呢。只要没有强大的外力逼着其公开信息,没几个官员会坦诚地主动“揭盖子”。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更重要的是,掌握着绝对权力的人,常常对自己手中所握权力有一种过分自信,相信许多事情依靠权力都能摆平,可以动员一切力量让事情捂住、让知情者闭嘴、让媒体消声。现实中也许有许多负面新闻越捂越负面的事情,越捂媒体追得越厉害,他们并不会引以为教训,而会凭着自己的权力思维判断“找的人权力还不够大”、“没有大到足以让信息被屏蔽”,只要找到足够牛的靠山,总能够把事情摆平。现实中并不乏这样的例子。所以,“控负”思维仍大行其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政府官员根深蒂固的“控负”思维和“捂盖子”习惯,远不是一句“互联网时代控负很愚蠢”、“捂盖子不如揭盖子”就可以破除的。权力不被装进笼子,新闻报道权不受法律保护,政务公开不能真正贯彻,政府与媒体“躲猫猫”的游戏将会无休无止。所以,虽然方兴未艾的网络舆论在倒逼政府信息公开上撬开了一扇窗,但媒体从业者与一些政府的艰难博弈仍将继续下去。现实不是一两个伍皓式的开明宣传官员就可以改变的。(曹林)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