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60年来,谁最具有中国特色?谁在影响历史进程?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李源潮:把最优秀的干部用在最关键岗位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国拟规定居民月基本用电87度引热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白宫书记”案神秘处理当给百姓一个说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黑龙江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生死大营救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网民论政]特权导致腐败 什么造就了特权?

tujian.org

时间转眼过去几个月。这期间,白崇禧无心恋战,向西南一路退去。先是逃到衡阳,又从衡阳进入广西。1949年11月初,人民解放军即开始进攻贵州及广东南路,对广西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态势,意在稳定白崇禧,吸引其华中部队在广西境内进行决战。此时的白崇禧却忙着调解蒋李矛盾,在南宁、桂林、重庆之间飞来飞去,无暇顾及前线。11月底,广西解放,白崇禧退到海南岛。到海南岛后,害怕蒋介石加害他,已作好逃往海外的准备。

虽然白崇禧这时已没有多少人马,但李宗仁尚在飞机,蒋介石还需要白,所以老蒋积极争取白崇禧“归队”,并且表现了很高的姿态。他派军需署长陈良到海南为白崇禧的残部补发军费,又派陆军副总司令罗奇带去亲笔信,请白崇禧到台湾来“共商善后”。罗奇还告诉白崇禧,蒋准备复职后,请白出任“行政院长”一职。

接到蒋介石的邀请信,白崇禧犹豫不决,他知道老蒋要他去台北的目的是什么,本不想前往,但“行政院长”一职,对他来说太具诱惑力了。权衡再三,他决定先派李品仙与参谋长徐祖诒到台湾见蒋,探探老蒋的虚实。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白崇禧初到台湾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品仙到了台湾后,很快就来了电报,一再说蒋介石请白崇禧去台湾是很有诚意的,准备让白崇禧“组阁”确有其事。白崇禧接到电报后,不再犹豫,于这年的12月30日,乘飞机赶到了台北。

白崇禧初到台湾,处境尚好。1950年1月16日,他还给李宗仁打了电报,转告蒋介石对他进退提出的三点建议。

李宗仁既不辞“代总统”,也不来台湾,弄得蒋介石很是尴尬。最后,蒋顾不上什么法统不法统,于1950年3月1日发飞机公告,宣布“复职”。

消息很快传到飞机,李宗仁马上作出反应,他在纽约召开新闻发布会,指责蒋“复职”是“违宪”。蒋介石奈何李宗仁不得,就迁怒于白崇禧。从此,白崇禧在台湾的地位每况愈下。

1952年10月,国民党召开“七大”,所有在台国民党六届常委都被选为“评议委员”,惟独落下了白崇禧。这显然是老蒋故意给白崇禧难堪。一些国民党元老觉得这样做颇为不公,便推“德高望重”的于右任、居正向蒋介石陈情。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天,于右任和居正拄着拐杖来到蒋介石的办公室。他们说明来意后,蒋介石马上说:“健生的事,我知道,我知道!”然后客客气气地把他们送走了。以后,再无下文。

揭秘:白崇禧晚年暴亡之谜
2009-11-23

国民党一败涂地 白崇禧犹豫不决

1949年4月,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举突破。蒋介石的老巢——南京解放了。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大踏步向前,直扑江南。国民党一败涂地,只剩下三支主力军。一支是退守西南的胡宗南部队,一支是陈诚留在东南沿海部分人马,还有一支就是白崇禧的队伍。白崇禧手里掌握着15个军25万人马,还有40多艘军舰和几十架飞机

    上一篇:1962:中央解决粮荒内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大阅兵
    ·贾庆林抵达利马开始访问秘鲁
    ·领导干部上网也是一种“微服私访”
    ·贾庆林抵达利马开始对秘鲁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九成行政许可审批被“收编”
    ·立拍卖规矩防司法腐败
    ·家庭月基本用电额不是87千瓦时
    ·中国农业市长云集漳州探讨发展现代农业和城
    ·堵塞安全生产的“致命漏洞”
    ·有希望就不放弃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