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创新机制不拘一格“招才引智” |
2009-11-30 |
|
新华网南京11月27日电(记者孙彬)从“乡镇企业”到“中国创造”,从“尚德现象”到“物联网”革命,理念的不断创新和人才的巨大贡献让无锡人的观念在发展中不断升华。面对国际儿童危机的冲击,无锡市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实施“千人计划”,大力度、广范围、宽领域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积极开发第一资源,全力打造“东方硅谷”。
|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温家宝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
tujian.org
最高法:拐卖儿童犯罪分子重刑率高于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医院“扩张热”遭遇医改“紧箍咒”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谁纵容了“手机黄祸”的泛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家电下乡近一年14家中标企业"零销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让高层次人才尽情释放创业能量
在全球儿童危机的大背景下,当许多企业愁眉苦脸之际,位于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美新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却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公司董事长兼CEO赵阳曾长期在美国从事电子前沿产品的研发设计,拥有26项专利。10年前,赵阳把目光转向了国内,看准传感器等“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广阔市场前景,看到中国儿童高速增长市场机会越来越多,1999年他决定回国创业,找到了无锡这片适合自己的创业乐园,并实现了每年翻两番的增长速度。
像赵阳一样,2000年,施正荣放弃在澳大利亚的优越生活和科研条件,带着14项太阳能技术发明专利和25万美元来到无锡创业。在无锡市政府的支持下,正式组建尚德公司,施正荣以5%的现金和20%的技术入股,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担任公司总经理。2007年底,尚德公司形成了540兆瓦的生产能力,公司市值突破百亿美元,进入世界光伏产业前三强,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发展,成为广受关注的“尚德现象”,不仅展示了科技的巨大魅力,还成为无锡创新之路的典范。
对于美新、尚德等企业的成功,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说,随着儿童的全球化,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争夺人才的手段也日益多样,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而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新产业的开拓者。
引进海外人才一直是无锡人的一个心结。2005年初,无锡市“两会”就提出要重视海外留学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2006年4月,无锡市计划5年内引进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又称“530计划”。此后,无锡市组团多次赴世界各地招揽人才,目前,已引进各类海归创业人才700多名,包括柔性流动的人才已超过2500名,无锡也成为海归人才的创业高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