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60年来,谁最具有中国特色?谁在影响历史进程?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任仲平:各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希望所在
2009-11-30

  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一)2009年,新中国完成一个甲子的转换。年轻的共和国,和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一起见证了60年的沧桑巨变。

当年,黎族领袖王国兴穿越敌军封锁线,潜渡琼州海峡,辗转香港等地,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到达北平,在天安门城楼见证了开国大典。

当年,十世班禅大师致电毛泽东主席,代表全藏人民“致崇高无上之敬意,并矢拥护爱戴之忱”,由衷相信“今后人民之康乐可期,国家之复兴有望,西藏解放,指日可待”。

毫无疑问,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华民族史上的伟大事件,是20世纪人类史上的伟大事件。备受欺凌奴役的中华民族结束了自己的悲惨命运,中国的民族关系迎来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时代。

从隔阂走向团结,从动乱走向安定,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60年前,我们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政策;60年后,我们拥有了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大家园。

外国学者把这“令人吃惊的统一”看作是“中国的神话”。因为在他们的视野里,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过程中,这些传统的多民族国家,大都没能避免分崩离析的命运。

苏东剧变引发“第三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各种形式的国家裂变、民族冲突,波及全球。或四分五裂,或族际冲突,或兵戎相见。一片纷扰中,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却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是什么让历史的“惯例”,在这里失效?

(二)拨开时空的层层帷幕,可以发现,中国各民族的团结统一具有多重牢固的纽带。

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中国的周边地带分别是高山、浩海、大漠和戈壁,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在阻隔了与区域外交通的同时,又有利于区域内各民族的密切交往。各民族在历经迁徙、贸易、婚嫁,以及碰撞、冲突甚至兵戎相见之后,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块田,同饮一河水,共生互补。

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和格局。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先民的“天下”观念和“大一统”理念就逐渐形成。秦汉开创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本格局以来,中国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的心灵归宿。历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以统一中国为己任,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中华正统。大一统国家的长期存在,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原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向周边辐射传递,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域外文化源源不断传入中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赋予其统一性和多样性的鲜明特征。不以血缘论夷夏,成为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重要现象。文化的相互传播和认同,成为各民族亲近与交融的强大精神纽带。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大阅兵
    ·任仲平:各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
    ·两名“80后”成为南京高淳县副局长公示人选
    ·安徽省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2015年目标均突
    ·“国考”开考 “全国最咸的湖在哪儿”难住
    ·广东东莞13部门一把手履新 新组建机构不会
    ·北京大兴灭门惨案嫌犯三亚归案
    ·路桥收费岂可任意“创新”
    ·专家:动物与人间不易传播甲流病毒 狗感染非
    ·全国首位大学生"村官":"三门干部"有增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