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dedecms
4月30日凌晨4点半,环卫工人刘素清(前)在上海宜川路清扫街道上的垃圾。 内容来自dedecms
上海市普陀区环卫局作业一队陈扣娣劳模班组每天凌晨4点开始集合,经过简短的“班前5分钟提示”后,40余名环卫工人整理仪表、带齐劳动工具,迅速赶赴各自责任区域开始清扫夜色仍浓的城市。 织梦好,好织梦
工人们发明的“八扫五清一通”操作法,非常务实:头遍先普扫,绿化地主动扫,有风顺风扫,无风两头扫,商店门前来回扫,公交车站招呼扫,沟底灰沙用力扫,窨井墙角不漏扫。最终做到路面清、沟底清、人行道清、花坛周围清、墙角清、沟眼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早饭,清洁工人只能简单“对付”一下,等所有区域保洁完毕已接近中午11点半,随后第二班工人跟进。每天24小时,不论日晒雨淋、寒冬酷暑,这些“每天最早上班的人”对所在区域保持不间断保洁——支线马路上20分钟内看不到小包垃圾、主要道路15分钟内看不到烟蒂和纸屑,城市的街道由此变得容光焕发。连续八次获得上海市劳模集体光荣称号,这是陈扣娣劳模班组当之无愧的荣誉。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本文来自织梦
dedecms.com
4月30日凌晨4点半,上海市劳模陈扣娣(前)在上海宜川路清扫街道上的垃圾。新华社记者 陈飞摄 织梦好,好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4月30日凌晨4点,环卫工人班组正在进行每日上岗前提示。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copyright 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4月30日凌晨4点,环卫工人班组正在进行每日上岗前提示。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本文来自织梦
4月30日凌晨4时许,环卫工人们准备上岗清扫街道垃圾。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copyright dedecms
4月30日凌晨4点半,环卫工人刘素清(右)在上海宜川路清扫街道上的垃圾。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织梦好,好织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