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结古镇党委书记尼玛扎西(右)和同事研究重建房屋的效果图。地震一周年后的玉树结古镇,总有一些熟悉、忙碌的身影,他们曾经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辛勤付出过。时光荏苒,当我们再次走近他们,当初的一幕幕在记忆中渐渐浮现,依然那么令人动容。在灾后重建中,他们依然坚守在第一线,用每一滴汗水灌溉着劫后重生的玉树。一年前的地震中,结古镇党委书记尼玛扎西被倒塌的房屋砸伤了右脚。他用纱布简单包扎了一下,就拄着拐杖,匆匆赶到了镇党委办公地点,立即召集镇党委、政府干部和村干部组建11个地震救援队和地震救灾应急队,组织开展自救和物资发放工作。在他及时果断的指挥下,结古镇新寨村立即成立了由1500名队员组成的救援队,仅仅两天一夜的时间里,新寨村的被埋人员就全部被找到,在完成本村的救援后,这支队伍又转入邻村开展救援……地震过去一年,尼玛扎西依然没有停止奔波。受灾群众房屋损失统计、救灾物资、补助发放和新居建设准备……繁琐工作让他从地震后几乎没有休息过一整天。“作为共产党员,不能辜负百姓的信任。重建家园,我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尼玛扎西说。玉树州孤儿学校校长尼玛仁增地震前住在扎西大同村,突如其来的地震震塌了他家的房子,妻子、女儿、母亲均在地震中受伤,紧急赶回玉树的他来不及回家看一眼,便直奔学校。在他的努力下,在地震发生80个小时后,孤儿学校率先复课。也是在这里,胡锦涛总书记在黑板上写下“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如今的玉树州孤儿学校已经成为玉树最引人注目的学校,尼玛仁增却有了新的计划——让孩子们从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回归到踏实的学习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将孩子们教育成才,回报社会。4月的结古,阳光灿烂,在震后的废墟上,希望之火不曾熄灭,无数令人感动、难忘的身影托起了劫后余生的玉树,并将托起玉树的明天。新华社记者 吴光于 摄
4月17日,玉树州孤儿学校校长尼玛仁增帮一名学生整理衣着。新华社记者 吴光于 摄
4月17日,玉树州孤儿学校校长尼玛仁增和孩子们在一起。新华社记者 吴光于 摄
4月17日,结古镇党委书记尼玛扎西在办公室里介绍一处居民区重建点的地籍图。新华社记者 吴光于 摄
4月17日,玉树州孤儿学校五年级1班的同学在板房教室里上课。新华社记者 吴光于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