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模式与“中性政府”(2) |
2009-05-08
|
|
1999年我去南方某市调查那里的企业改制。那里是最早改制的地方之一,那里的政府官员对我说:“我们的改制是止血工程。”在没有改制前,国有资产就流失得非常严重,因为国营企业多数是亏本的。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建的一个厂,厂子建成之时就是关门之日,因为技术落后,没办法跟私营企业竞争。不改制,我们的企业就不可能有活力,就不能参与全球化的竞争。但是,另一方面改制要波及很多人的就业。我自己做过研究,发现改制不是造成失业的原因,相反,改制企业跟没有改制的企业比,就业下降的幅度小得多,差距有十几个百分点。为什么会这样呢?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改制企业,都在实行“减员增效”,但是改制企业的效率提高了,有了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因此就会留更多的人,减员的速度就低一些。改制只是把国有企业的隐性失业表面化了。因此政府必须面对公众的质疑:为什么改制的成本都由工人阶级承担了?面对这个质疑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勇气。我觉得我们做的还是不错的。一方面坚持改制,另一方面加大再就业培训,建立城市低保制度,渡过难关。二十一世纪初的头几年,几乎天天都在讲怎么安置下岗职工,现在讲得少多了;经过这七八年的消化,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这说明我们的政府是一个以中国老百姓的长远利益为重的政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