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22日电(记者王建华)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和台湾省农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两岸乡村座谈活动,22日在上海朱家角镇落幕。这意味着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已从单纯的技术交流、农产品贸易阶段,跨入两岸基层农业生产者直接交流、沟通与合作的新阶段。
首届两岸乡村座谈活动是在两岸关系新的起点上举行的。当前两岸关系已进入和平发展的轨道,呈现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格局。
在为期两天的座谈活动中,两岸的近400名代表就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双方农业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加强基层的交流、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此次活动,台湾农民、特别是中南部农民第一次实现了集中、大规模到大陆进行参访交流。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秘书长李永华介绍说,在100多名台湾与会代表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首次来大陆参访交流。
经过深入的座谈交流,海峡两岸的近60个乡村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自主结成了30个农业合作对子,并签署了“两岸乡村农业合作备忘录”。这是两岸乡村首次采用这种交流合作模式,也使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真正推向最基层。
今后,结成合作对子的两岸乡村将按照“自主选择、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定期沟通”的原则,在各个方面、尤其是共同筛选出的重点领域,加强信息沟通、开展项目合作、鼓励人员互访,以适应进一步合作的新需要。
台湾省农会常务监事萧景田说:“两岸乡村结对子是一个很好的基层交流合作模式,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两岸乡村结成合作对子,为未来的两岸农业交流合作以及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固基石。”
两岸代表共同将乡村座谈确立为两岸基层乡村对话交流的平台,并将长期、稳定运作。这是寻求构筑两岸长效合作机制的一种新探索。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与台湾省农会共同组建乡村座谈秘书处,作为这一活动的常设机构,随时收集和倾听两岸基层群众意见,定期商讨工作进展中的问题。
两岸代表们表示,将共同继承中华农耕文明和农本文化传统,并推动其进一步发扬光大。两岸农业同出一源,两岸乡土文化丰富多彩又各有特点,因此,双方将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艺术、文体方面的交流,加深了解,推动两岸农村乡土文化的建设与保护。
首届两岸乡村座谈还发表了“共同建议”,包括“构筑两岸基层乡村定期对话交流的平台”“建立日常协调沟通的工作机构”“切实维护和发展两岸农民的利益”“加强两岸农业传统文化的交流”“促进结对子乡村建设发展”等五点内容。
台湾高雄县六龟乡农民、乡农会总干事邱兰英说:“举办两岸乡村座谈活动,深入开展基层农业生产者之间的直接交流与合作,这充分反应了台湾基层农民的呼声与期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