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11月16日电 11月15日,记者在合肥港综合码头建设工地看到,各项施工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个投资2.3亿元,于今年9月份正式开工的码头建成后,占全省一半的外贸集装箱将从水路运到上海,比陆路运输至少省一半费用。 tujian.org
内河航运,深刻影响产业的布局和扩张。改革开放以来,安徽船舶运力呈爆炸性增长,水上物流运输量急剧扩张,成为现代物流的运输支柱。一个个现代化港口,催生欣欣向荣的临港经济,一个个皖江城市,已成为安徽东向崛起的前沿阵地。安徽水运,正由“大”变“强”,为加速崛起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凸现优势实现发展“井喷”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80年,31岁的颍上普通船民冯照文,毅然辞去了“水上公社”里的公职,凭借6年军旅生涯磨出的一股闯劲,联合12户船民,办起了安徽第一家私营航运企业。 tujian.org
冯照文东拼西凑借了2.2万元,12户船民每户集资1500元。用这最初的资本金,外加一张10万元的欠条,冯照文买回来12条旧水泥船和1艘旧钢质拖轮,组成了一支480载重吨的小小船队,朝着未来起航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顺沙颍河而下是淮河,淮河直通洪泽湖和大运河,连通长江,直至大海。冯照文一路劈波斩浪、开拓进取,时至今日,已拥有20个钢质船队、总载重吨超过8万吨。“是改革开放,给了我乘风破浪的舞台,让我有幸与安徽内河航运事业一同成长!”已是安徽鸿运轮船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冯照文发自肺腑地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八百里皖江,是安徽通向长三角的天然纽带。淮河干流安徽段,占整个淮河通航里程的59%,合裕线、青弋江、沙颍河、巢湖湖区……安徽河汊密布,湖泊众多,水运得“先天之利”。改革开放,打开一道历史的“闸门”,30年间,安徽水运业发展卷起层层巨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河船舶运力呈现爆炸性增长。1978年,全省已拥有船舶2.13万艘,但总吨位才35万多吨。而截至2007年底,全省营运船舶3万艘,供给达1500万载重吨,内河航运船舶总量与总吨位,均居全国第二位,分别是1978年的1.5和42.33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江河上,木船的点点帆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钢轮。水上物流与公路运输“比翼齐飞”。今年上半年,全省公路货运周转量为302亿吨公里,同期水运货物周转量达245亿吨公里,几乎可以分庭抗礼。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公路运输费用以‘元’计,铁路运输费用以‘角’计,水运费用以‘分’计。”省地方海事局局长蒋同富说。除了运价低廉,水运节能、省地、环保的优势,在能源瓶颈凸现、越来越强调科学发展的今天,焕发出崭新的时代魅力。更重要的是,宏观经济与产业发展,与水运经济相生相荣。一江春水向东流,安徽依托长江东向发展。而沿江汽车、冶金、建材、重化等产业日益兴旺,大进大出的物流,撑起了庞大的水运市场需求。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水运的超常规发展,是安徽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产业腾飞的必然结果,也是安徽提高经济外向度、增强与长三角经济联系的客观需求。”蒋同富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设施升级托起“黄金水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零散的几堆矿石,蒿草掩映的泥泞小路,几盏昏暗的路灯,沙沙作响的芦苇丛中,藏着几座码头和陈旧的木栈桥……建港数十年来,马鞍山港曾一直维持着这般场景不变。马鞍山港务局一位退休老人,对记者如此回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日马鞍山港,一座座直立式岸壁码头拔地而起,连成一片,万吨级的海轮已可常年直达、靠泊;一台台雄伟的门座式吊机、装卸桥等机械高耸云天;昔日坑洼不平的堆场和集疏港道路如今笔直宽广。2005年,马港吞吐量首次超越千万吨,今年将超过2000万吨。 tujian.org
截至2007年底,全省有港口17个、码头泊位1281个,沿江l0OO吨级及以上泊位超过200个,港口数量居中西部地区第一位。年吞吐能力达到2.14亿吨,位居全国内河第三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24倍;随着皖江黄金水道加快开发,一艘艘千吨轮、万吨轮,满载着海螺的水泥、奇瑞的汽车、马钢的矿石和钢材……穿梭游弋,通江达海。800里皖江,正成为沿江产业腾飞的摇篮、安徽东向发展的跳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安徽港口,泊位越来越大,吞吐量不断攀高,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港,已是一类开放口岸;芜湖、合肥、马鞍山、安庆、蚌埠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港口皖江形成以芜湖裕溪口为主的煤炭码头,以安庆石化为主的油品、以海螺为主的水泥、以马钢和铜陵有色为主的金属矿石、以芜湖朱家桥为主的集装箱等专业化运输格局。2007年,全省完成港口吞吐量2.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1.8万标准箱,均创历史新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除了繁忙的皖江、淮河干线,我省在整治合裕航线、芜太运河、滁河、涡河、浍河等主要河流基础上,组成上抵云贵川豫,下达东南沿海的现代航道网,全省222条航道(线),正成为我省外向经济交流的一条条水上高速“传送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建设“提速”发展不可限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安徽将规划、建设江淮运河,将长江、淮河与巢湖水运连为一体,请求交通部予以支持。”在前不久召开的交通部与安徽省促进安徽交通发展座谈会上,我省有关负责同志郑重向交通部建议。 tujian.org
江淮运河的规划、建设,进入决策者的视野,一旦上马,安徽水运发展前景将不可限量。从淮河跨江淮分水岭、进巢湖、达长江的这条运河,将改写安徽水运史,也将重塑沿线的社会发展形态和工业产业布局。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月中旬,当前的安徽水运一号工程——芜申运河安徽段建设启动。芜申运河全长295公里、总投资48.3亿元,建成后,皖、苏、沪之间将开辟长江外的第二黄金水道,长江船舶不必绕道苏南运河,而是经芜申运河直下长三角,缩短航程100公里以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放眼未来,安徽水运的宏伟蓝图已经展开:到2010年,我省将改善航道里程550公里,使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超过1400公里,港口年吞吐能力超过3.3亿吨,其中长江2.9亿吨,初步建成长江水系现代化、专业化运输系统,预计总投资120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立足大流域,建设大水运,构筑大产业,“十一五”期间,我省重要航道、主要港口、专用船舶等建设将进一步“提速”。长江、淮河、合裕线、芜申运河、沙颍河“两干三支”水运主通道,和涡河、浍河、兆河—西河、青弋江、新安江五条区域性重要航道,将搭建起安徽航道主骨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长江干流港口、合肥港集装箱码头、蚌埠新港二期……一批港口和船闸的兴建和完善,将使我省水运基础设施“脱胎换骨”。船舶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进程继续加快推进,到“十一五”末,全省船舶保有量将超过1500万载重吨,基本实现淮河、长江主要干支流船舶标准化。(记者吴晓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