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2月26日电 昨天,《六旬老人自驾畅游新高架》报道了一位“老合肥”亲历金寨路高架桥感受到合肥发生的变化,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因其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省会,一起听听老百姓畅谈新合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人为本”让人舒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人物:李先强 tujian.org
年龄:40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为合肥市重点建设管理局项目管理二处处长兼“畅通一环”工程办公室主任,自1989年毕业以来,李先强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参与、负责了合肥市100多项市政工程。作为一名建设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城市建设正注重‘以人为本’,让人觉得舒适。”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就拿芜湖路改造来说吧,789棵高大法梧被全部保留,并且在这些树之间建设了生态停车场。此外,胜利路、明光路等多条道路上的法梧也被保留,这是对合肥历史的一种保留,也美化了城市。”李先强介绍,合肥市一些道路建设开始进行侧石矮化,这使行人在行走过程中不必抬脚过高,也是人性化的一种体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感觉道路更畅通了 tujian.org
人物:邢小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年龄:29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合肥的路不仅宽阔了,也变得更畅通。”前几天,从巢湖出差到合肥的邢小冬深切地感受了一回合肥大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趁着出差的空隙,邢小冬约上两个在合肥的老同学一起驾车在合肥城转了一圈,从黄山路一直开到大蜀山,道路畅通得让他惊讶。从大蜀山上游玩下来,邢小冬又从高新区开车游览了政务新区、经济开发区。一路上,很多新的道路让车上一位在合肥居住了十多年的老同学也感到陌生,连呼“第一次走”。最后,从明珠广场上了高架桥,一眨眼就到了市区。 tujian.org
“合肥通”成“合肥盲”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人物:牛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年龄:81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为土生土长的合肥人,著名民俗专家牛耘在合肥已经生活了80多年,可谓真正的“老合肥”。聊到合肥城里的一草一木,牛老都是如数家珍,能讲起很长的历史。就是这样一位以前一直被很多媒体称为“合肥通”、“合肥活地图”的人物,如今面对合肥的新变化,竟自称一点也不通了,成了“合肥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关键是合肥越来越大,新开辟的道路太多了。”最近,有朋友也开车带牛老到金寨路高架桥转了转,人在高架桥上,让牛老真正感受到了合肥的现代化大都市气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高架桥是合肥新骄傲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人物:解群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年龄:48岁 tujian.org
解群来合肥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对于有车一族的他来说,谈合肥的变化自然离不开合肥的路况。谈到金寨路高架桥,解先生说,现在有朋友过来,他总是会带着去高架桥看看,可以说它是一个城市的骄傲。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解先生说,“现在合肥不少条道路都进行了亮化,听说今年合肥还将对34条道路进行街面景观整治,要对29条道路实施灯饰亮化,我想合肥会变得越来越美丽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城郊距离大大缩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人物:刘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年龄:25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萱小姐老家在肥东县,在省城人民广场附近上班。谈起合肥巨变,她的感受是:合肥正变得“越来越小”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刘小姐介绍,她每个星期总是要回肥东几次。“以前是先乘坐公交到新亚汽车站,然后再花3元钱转红面的去肥东,”但现在的刘小姐,每次去肥东总共只要花两元钱,先乘坐公交到滁州路,再转38路公交车,很快就可以到肥东了。刘小姐认为,38路公交车的开通,不仅节约了很多人回家的成本,更主要的是缩短了城郊之间的距离。(孔晓文 夏丽霞 丁贤飞)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