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安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黄山保护的“加减法”
2009-06-22

安徽新闻网3月24日电  地球上有一条神秘的北纬30度线,它是远古自然奇观最为神奇、人类史前文明遗迹最为集中的区域。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的神奇黄山,就处在这条神秘线上,以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四绝”著称于世。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登临黄山,一步一景,四季变幻,更有那与大自然水乳交融的文化印记随处可见,无不闪烁着人类文明的光辉。多年来,黄山人妙用“加减法”,因地制宜创新保护模式,使黄山成为全球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范例。第2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特别委员会《决议》中指出:“黄山是一个管理得很好的世界遗产景区,它是亚洲地区一个有大量游客到一个复杂景区的优秀管理示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保护做加法开发做减法 tujian.org

  今年初,黄山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寿逾千年的迎客松面临严峻考验。黄山管委会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所有古树名木采取“一树一对策,一树一批人”的保护方法,组织20多人日夜守护迎客松,确保了万无一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20多年前为迎客松配备专职守护员,到所有古树名木建档挂牌、定期“体检”,这只是黄山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缩影。多年来,黄山始终坚持“保护做加法,开发做减法”的保护理念,以国务院颁布的《黄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和省人大常委会制订的《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为总纲,建立了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地段详细规划、节点详细规划4个层次和区域类、分区类、单体类、专项类4种类型的完整规划体系,逐步把以往单一的视觉景观保护更多转向生物多样性保护,变点状保护为网络式保护,变景区内保护为区域联动保护,变绝对保护为平衡保护。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遗产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黄山在适度开发利用时,小到一草一木、大到项目建设,总是多方论证,凡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一律不予立项;凡选址不利于保护人文古迹和自然资源的,或者方案设计与风景名胜景观不协调的项目,坚决不予通过;凡在建的项目,全部实施全程跟踪管理。同时,黄山专门设立了遗产保护基金,并从每张门票中提取20元用于遗产保护,探索出了一条“在保护中发展旅游经济、在发展中实现更好保护”的路子。 tujian.org

  山下做加法山上做减法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全长40多公里的黄山登山步道上,流动的“黄马甲”是一道独特的景观。这支近200人的专业环卫队伍,每人负责一个路段,承担着全山道路两侧视力可及范围的环卫任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高海拔山岳景区来说,大量游人进入造成的垃圾污染是最棘手的难题。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黄山创新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等做法,禁止使用一次性非降解塑料制品,对所有生活和建筑垃圾一律挑运下山进行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游客活动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黄山不以牺牲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眼前利益,严格控制山上接待设施规模和总量,引导游客“山上游、山下住”。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黄山对景区内所有竹木房、铁皮屋等有碍观瞻的临时性建筑,一律进行拆除,将景区内的所有办公机构、客运中心和职工生活设施全部实施外迁,累计拆除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黄山投入巨资先后兴建了大气、地表水和噪声等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在景区内全面推行以电、气、油替代柴和煤,不断升级优化燃料结构,对所有宾馆酒店使用的油锅炉全部改为电锅炉,实现油烟达标排放;在景区外建立了洗涤中心和净菜中心,山上宾馆酒店的所有棉制品全部用人工挑运下山清洗,而所需的生活物质全部洗净后再挑运上山;专门成立污水治理管理站,景区内日处理污水能力超过5000吨,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tujian.org

  质量做加法数量做减法 tujian.org

  借助科技手段和制度保障,关注旅游给世界遗产地带来的挑战和发展机会,平衡旅游和环境的关系,是黄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tujian.org

  为了有效保护自然生态体系,上个世纪80年代,黄山园林管理部门受海洋休渔期和封山育林的启发,在国内首创景点轮休制度,促进自然生态恢复。此外,黄山还建立了与周边社区护林防火联防机制,在国内山岳景区中率先建成高山防火水网,打造国内首座“无烟山”,实现了连续28年景区无森林火灾;对景区内古树名木全部加穿“竹衣”,逐一建立保护档案,实行分级挂牌管理,邀请专家定期“体检”。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黄山十分注重利用现代科技,实现遗产保护方式和保护技术的提质增效,在国内率先建成覆盖全景区的数字智能化保护管理指挥调度中心,使遗产保护和管理有了“顺风耳”和“千里眼”,可对森林防火、地质灾害、人工影响天气、游客环境容量等情况以及摩崖石刻、古建筑、古蹬道等现状进行全天候实时动态监测。前几年,黄山还利用科技创新,使著名的自然景观“梦笔生花”重新恢复,填补了国内同类技术空白。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黄山,细心的游客会发现,视野内没有祼露的电线或通讯基站,但通讯信号却覆盖了所有浏览区;而一些旅游公厕采用微生物降解技术,不需进水就实现了零排放。这些都是黄山在保护方面坚持“质量用加法、数量用减法”的具体体现。2006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实地考察黄山后评价:“中国人民为保护和维护这块世界遗产地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令我们赞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聚焦皖北:宿州工业“三年倍增”升级至“五
    ·安徽省高考方案明年拟再作调整
    ·七部门搭建钢材产需对接平台
    ·合肥至武汉首列动车今晨7:50发车
    ·首期安徽地方债今起发行
    ·安徽省积极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三
    ·合肥市举办2009年首季银企对接会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