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4月2日电 ○老教授采集近3000只鸟类标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76岁的王岐山是国内知名的鸟类专家。1958年7月,王歧山从东北师范大学生物学系研究生毕业就来到合肥,此后便与鸟类结下不解之缘。黄山谭家桥、大别山区、滁县琅琊山、皇甫山……为了观鸟,王岐山的足迹遍布安徽各地。野外观测遇到危险是家常便饭。一次,在池州市青阳县一个竹林里观鸟时,一条剧毒的竹叶青蛇正吐着芯子离他仅20厘米远;1979年在岳西太平公社附近考察时,王岐山右腿膝盖以下突发结节性静脉炎,差点锯掉右小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安徽大学生化楼6楼实验室内的鸟类标本也许可以佐证王岐山教授研究的辛劳与成就。这间实验室面积不大,整齐排列着4只泛着橙黄色的柜子,“这可都是宝贝”,王岐山打开其中一个柜子,这个柜子里有22个大抽屉,再打开每个抽屉,里面的鸟儿标本跃然眼前,它们的羽毛颜色如初,泛着光泽,填有棉花的身体仿佛活的一样。有些抽屉摆得满满的却只装一种鸟,例如黄鹂,有雄鸟、雌鸟、幼鸟等大小之分;也有来自定远、滁州皇甫山以及全国各地等地域之分,因此仅一个种类就有50余只不同的标本。每只鸟腿的标牌上写有体长、体重、采集日期,就今天来说,这些几十年前写就的信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岐山告诉记者,这里有复旦大学支援过来的珍贵标本,而最“老”的鸟是1953年采集的。记者发现,不少鸟的标牌上都是王岐山的字迹。据了解,这里近3000只鸟儿标本,大部分是王岐山教授在研究时自己采集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诸多因素让鸟类活动规律“乱套”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为国内知名的鸟类专家,王岐山教授还在关注全国范围内的鸟类变化。“因气候变暖、繁殖地环境改变等因素,不少鸟的活动规律乱套了。”细心的王岐山教授给记者翻出1976年版的《中国鸟类分布名录》与2002年版的《中国野鸟图鉴》作对比发现,以往只在北方严寒气候下繁殖的鸟类跑到南方“安居乐业”。以东方白鹳为例,这种耐寒鸟以往是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等地栖息繁殖的,近年来有人在浙江、江西、江苏、安徽发现了它的踪影;灰胸竹鸡以往只生活在南方的热带竹林中,而近几年在肥东阚集也能见到它;60年代在广东、福建、云南西双版纳这类南亚热带地区生活的黑领椋鸟现在竟出现在黄山、大蜀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岐山教授一口气给记者列举出19个鸟类“反常”的例子。“这些现象说明鸟类的生活习惯正在慢慢改变,也许与气候变暖有关,也许与当地的食物条件、生态保护有关”。上世纪80年代前,王岐山曾总结出鸟类迁徙的规律:北方的鸟能耐住炎热到南方居家,而南方鸟却耐不住寒,它们往北最远的迁徙地就是长江以北。30年过去了,王岐山说,这一规律后半句应该“修正”为“东洋界鸟类分布区已向北明显转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