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安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广聚天下英才 打造人才强市
2011-03-17

  到2015年,合肥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RenCai]总量将达56万人;到2020年,全市将计划建成20个企业高技能人才[RenCai]培养基地……记者获悉,合肥市将加快建立衔接配套的全市人才[RenCai]规划体系,对未来10年全市各级各类人才[RenCai]发展的目标任务等重大问题提出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要求,构建人才[RenCai]优先发展、整体推进的框架体系。

  引进万名高层次人才[RenCai]

  “十二五”期间,合肥市将不仅加大对技能人才[RenCai]的培养,更注重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RenCai]的引进和培养,尤其吸引大量海内外高层次人才[RenCai],计划引进、培养万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RenCai]。据介绍,目前,全市已建设1个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1个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并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RenCai]联系窗口合肥分窗口”,旨在加强专业技术和海内外高层次人才[RenCai]的开发引进。

  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描绘了“十二五”人才[RenCai]工作规划:计划到2015年,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RenCai]总量达到56万人,建成50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养100名学科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宣布1000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引进、培养10000名博士、留学人员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RenCai]。

  扶持优秀人才[RenCai]合肥创业

  “引进与培养人才[RenCai]固然重要,而让这些优秀人才[RenCai]有用武之地则更加关键。我们将打造一系列平台载体和优势产业,增强合肥对人才[RenCai]的吸引力与承载力,为各类人才[RenCai]搭建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广阔舞台。”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合肥市已累计投入60多亿元,在高新区、经开区等园区,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及“一中心、三基地”,打造“海智”基地、省海外高层次人才[RenCai]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吸引人才[RenCai]留在合肥创业。

  此外,市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5亿元资金,支持、激励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设立科技创新资金5亿元,每年安排1亿元设立市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同时,合肥市已建成1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国家级6个),发展各类风投、创投公司20多家,注册资本60多亿元,为高科技人才[RenCai]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服务。

  建高技能人才[RenCai]培养基地

  “‘十二五’时期是合肥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转型提升的重要时期,也是合肥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的关键阶段。”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五年,合肥的大发展呼唤人才[RenCai]资源的大开发,这要求合肥市必须把人才[RenCai]资源开发放在优先位置,强化人才[RenCai]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据悉,合肥市将加快建立衔接配套的全市人才[RenCai]规划体系,结合即将出台的全市中长期人才[RenCai]发展规划纲要,对未来10年全市各级各类人才[RenCai]发展的目标任务等重大问题提出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要求,构建人才[RenCai]优先发展、整体推进的框架体系。“人才[RenCai]规划体系中关键的一条是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RenCai]振兴计划’,到2020年,计划在全市建成20个企业高技能人才[RenCai]培养基地,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一流的高技能人才[RenCai]队伍。”该名负责人如是表示。(许超众)

     相关链接
    ·年内合肥客可“动达”济南
    ·马鞍山花山区招商引资抓在“点子”上
    ·淮南第一条旅游定线客运专线开通
    ·包公大道将成“景观大道”
    ·醉驾被拘留可在宾馆执行?
    ·安庆在全省率先试水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合肥酒后代驾公司 只有一家堪称专业
    ·潜山农家时兴“新三宝”
    ·淮南潘集区各部门齐心协力保春耕
    ·沥青供应不再愁了 长丰搅拌站今开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