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昨日下午三时在澳门博物馆演讲厅举行,为庆祝中国
文化遗产日系列之一,
文化局
文化财产厅长张鹊桥、澳博馆馆长陈迎宪等出席。讲者丘如华围绕“从
文化遗产保存案例来看家乡认同与地区特色诠释”的主题发表个人见解。她说,保存历史
文化资产的生活
教育、关乎自然生态体验的美育生活
教育,让儿童从小感知生活周遭的艺术与美感;倘能从日常生活体验中从小培养爱护乡土的乡土意识与
文化认同,这样的
教育与教学,会是未来培养更具国际视野、却又深耕本土精神的下一代所不能忽略的方向。
织梦好,好织梦 她综合台湾与日本情况实例指出,中小学
教育尤其强调乡土
教育,能让学子体验故乡之美,从心爱护乡土。为储备
地方知识
文化专才,充实
地方知识智库,须从培养
地方知识人才与训练学校乡土师资开始,故善用学校
教育资源,结合
地方文史专才,推动家乡生态守护的教学,会是教改进程中重要的一环。重申
文化资产保存与社区的关系密不可分,
文化环境的营造要从根紮起,让孩童从小自学校开始参加认识家乡
地方知识
文化与守护家乡,继而促使
文化、历史与艺术的
教育“生根”,任重道远。
织梦好,好织梦
内涵精神不容忽视
丘如华指出,依澳门情况来看,既拥有世界
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更有丰富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远胜邻近地区,应善用并推广。唯有全面促使社区居民逐步了解自身城市的优势尤其历史
文化资源,才有助政府持续保育,
教育是关键。直言澳门拥有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条件优越,每个人都有责任向旅客推广自己的城市,配合当局长远的文保与旅游宣传工作;更有感而发说,面对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大潮流,“
地方知识”所蕴含的向下紮根的力量,才是知识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涵与精神。
此外,昨日续对外开放的东望洋灯塔、岗顶剧院、澳博馆与典当业展示馆等,各有捧场客,“唐卡、木版水印”艺术家继续在郑家大屋驻场展演,至十五日结束。现於综艺馆举行的“根与魂·中国非物质
文化遗产展演”,内容丰富,本地多校师生不容错过,可藉此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遗知识,展期至七月十日。展场内的澳门非物质文遗专区,更不容错过,图文并茂展示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遗名录的澳门六项目情况,集中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