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於公立
学校挂着“中葡”的旗帜,却忽略葡语教学的事实,有何东中葡小学的家长大为感慨,指该校以葡文作为第二语言,小一至小四年级每周四节葡文课,小五、小六每周仅余三节,校方早年虽定下一至四年级生进行葡语对话的教学目标,但具体标准如何,从未向家长透露,不少家长认为子女仍是“葡语盲”。此言获葡文教师支持,指学生要接受十个科目的学习,但仅有葡文科以葡文教学,试问每周不足三小时学葡文,岂能读、写、听、说面面俱到?他透露,现时所教的学生大部分为外籍人士,由於其本身略懂英文,故学习葡文的成绩较突出,但中文水准难以长进。中国籍学生习惯中文学习模式,对葡文学习不适应,仅有约两成的中国学生被认为掌握基本葡语能力。中、葡文的学习真可谓“两头唔到岸”。
本文来自织梦
幼年培训最重要
澳门获中央期许,在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的经贸平台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社会对中葡双语人才的需求大增。事实上,在培养中葡语人才上,澳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中在非高等教育中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就是关键。反观现时政府对基础阶段的葡文教育投入程度低、关注不足,将大部分资源用於资助高中毕业生赴葡进修,甚至投身社会後再重新学习葡文,教师认为此乃“弃近求远”的表现,另一方面是“舍本逐末”,放弃年幼时进行语言培训的最佳时机,延续至成年阶段才去攻读语言,实不应该。回想当年在澳门接受基础教育,
学校以葡文作为教学语言,但因为生活环境为中文,故学中文浑然天成。他认为,澳门不具备葡文的语言环境,要学好葡文,公校应以葡文作为主要教学语言,建议当局在公立中学开设中葡双语职业课程,为小学葡语成绩优秀的小学生提供集中的学习机会,为储备双语翻译人才做好准备。
师资不足难分身
该葡文教师还反映师资不足问题,按规定,他每周需教学廿四节,但由於该校每级只有一班,为此他需要任教小学三至六年级及夜间回归教育。五个级别的教学内容截然不同,工作量大,实在无时间重新设计教案和课件,只能年复一年均采用同一套课件。除了教学任务外,因为
学校内掌握葡文的教师屈指可数,他还要为另一名只懂葡文的教师作翻译,文书翻译工作亦由他兼任,分身不暇。他感慨,若非碍於现行制度束缚,“其实可以做得好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