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北京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14岁男孩患软骨病来京求医 多家医院诊断未确诊
2011-05-27

  本报讯(实习记者黄海蕾)因3岁时突发疾病,14岁的广东信宜市男孩黄俊高至今四肢[SiZhi]发软、不能直立行走,甚至连头都不能抬起。多年来[DuoNianLai],父母带他四处寻医,期望能让儿子站起来,但是他的病情始终没有好转。近日,小俊高来京求医。但半个月过去了,他的“软骨病”仍未能确诊。

  高烧落下“软骨病”

  前天,记者在丰台区青塔桥附近一地下室旅馆内,见到了身高只有1.2米的俊高。受病痛影响,他的两腿和胳膊已经变形,十分纤细,身体和头部明显不协调。尽管双腿无法站立行走,但他喜欢把腿耷拉在床边晃悠,他说,相信多运动[YunDong]运动[YunDong],自己的病就能好。

  其母曾平说,俊高曾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行走蹦跳,上幼儿园。但这已经是很遥远的记忆,以至于他回忆时没有任何印象。3岁时,他突然高烧不退。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他终于退烧,但四肢[SiZhi]从此失去知觉,头也整天耷拉着。当时,医生怀疑是脊髓炎,但并未能确诊。

  迫于经济压力,曾平将孩子[HaiZi]接回家中疗养。但十多年来[DuoNianLai],她一直在四处求医问药,几乎把全部的积蓄花在了为俊高治病上。想起十多年来[DuoNianLai],从来没给母亲买过一件衣服,曾平不由得失声痛哭。“真希望孩子[HaiZi]病能好,我们也能多赚钱补偿一下一起受苦的老人。”她说。

  “我每天都给他按摩颈椎、四肢[SiZhi],现在情况有一点好转。”曾平说,眼看着俊高可以微微抬起头,四肢[SiZhi]也稍稍有了力气,她又有了希望,便带着他来北京[BeiJing]医治。

  多家医院[YiYuan]均未确诊

  然而,来京已半月,曾平夫妻俩带着俊高先后来到了北京[BeiJing]儿童医院[YiYuan]、北京[BeiJing]武警总医院[YiYuan]和北医三院等医院[YiYuan]求医,但几家医院[YiYuan]的诊断书上均未标明病因和病种。北医三院医生给予的建议是,继续做康复运动[YunDong]。

  尽管如此,俊高和妈妈[MaMa]仍没有放弃这次北上求医之旅,他们还想再多去几家医院[YiYuan],多找几个医生。

  渴望康复报答妈妈[MaMa]

  曾平一直想弄明白“孩子[HaiZi]究竟得了什么病,还有多少希望康复”。她说,孩子[HaiZi]的双手虽伸不直,但可以勉强握笔写字,她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想让俊高和同龄人一样上学。曾平说,为照顾儿子,只在外打零工,大部分时间为儿子做运动[YunDong],教他读书写字。

  前天,听着妈妈[MaMa]的叙述,一旁的俊高也默默流下眼泪。记者在他的日记本里看到一行歪歪扭扭的字迹“我一定要站起来,赚好多钱报答我妈妈[MaMa]”。

(编辑:SN009)
 相关链接
·北京百余家青少年社团将举行自行车文化节
·保时捷为避让车辆侧翻2人被困 据称其车速较快
·网上商城职员调包公司新手机牟利
·北京昌平失火家具厂2名当事人被刑拘
·北京多数占道停车场层层转包经营
·北京水务局局长:2014年南水进京后淘汰自备井
·北京拟启动公共自行车租赁试点缓解拥堵
·丈夫怀疑妻子出轨砍伤第三者
·大学待安装铁门被风吹倒砸伤女生
·北京停车费改革满月 网友称应公开费用去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