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今年北京市的暑运时间(7月1日至8月31日止)正好过半,北京西站平均每天的客流量达30万人次。 本文来自织梦
大量乘客进出西站,再次带“堵”西站北广场前的交通。“西站北广场车流过于集中,过境车辆请绕行。”的话语从7月2日起,连续4周出现在市交管局发布的每周出行提示上。 dedecms.com
今天上午,记者获悉,为给北广场疏堵“减压”,南广场将增建地面出租车调度站、天桥和地下通道,方便乘客从南广场进、出站。其中,天桥和地下通道计划于今年年内建成。 织梦好,好织梦
疏堵·原因 dedecms.com
多股车流汇聚 织梦好,好织梦
堵了北广场前路 本文来自织梦
北京西站北广场前的莲花池东路本有3条车道,因多股车流汇聚,车道“缩水”,拥堵加剧。 dedecms.com
以西边天桥为例,行人下天桥的地方正好也是西站西侧地面和地下停车场的出口,这里还有不少车辆左转弯过来,再加上西面直行来的车辆,暂时停车等待接送乘客的车辆······多股车流在这一个点汇聚。 织梦好,好织梦
另外,在西侧天桥西侧约50米处,是地上停车场的进口,这也是进入西站北广场的第一个停车场,车主大都把车停在这里。但该车场记录进场时间是人工逐一填写的,费时较长,又由于停车车辆较多,很容易造成进口拥堵,进而影响到莲花池东路西向东方向的车流。 织梦好,好织梦
为快速打车 dedecms.com
北广场“人车混行” copyright dedecms
北京西站是北京市唯一一处周边没有地铁的火车站,乘客往来西站通常依靠乘坐出租车、私家车和公交车。 本文来自织梦
暑运期间,很多出站乘客更愿意拎着行李坐出租车,躲避炎热,赶紧回家。 本文来自织梦
但由于地下出租车停靠站排队等候时间通常在1个小时左右,很多乘客出站后站在北广场前的道路上直接打车,或者需要步行到北广场西天桥附近的地上出租车候乘站打车。 copyright dedecms
这两种情况下,要么站在马路上伸手拦车,要么拎着行李过天桥,横穿北广场前的机动车道前往地上出租车候乘站,都造成道路上“人车混行”,给北广场前的交通增加压力。 内容来自dedecms
疏堵·办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南广场建出租车调度站 copyright dedecms
到西站的出租车须走莲花桥下的专用通道进站载客,但每天早晚高峰期间,莲花桥往西站一线及六里桥往新兴桥一线交通拥堵,出租车不好过来。 copyright dedecms
北京西站管委会综合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这就造成了站内出租车‘一车难求’,在火车到站高峰时段乘客往往需要等1个小时左右才能打上车的情况。”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为了缓解打车难,西站北广场天桥附近在今年春节前后增设了一个出租车调度站。但由于该调度站位于西站北广场马路北侧西天桥的西侧,乘客需要穿过天桥,很多乘客觉得不方便。且其地理位置只让出站去往莲花池东路西、北两个方向的乘客最方便。而去往东、南两个方向的乘客需要绕路。 织梦好,好织梦
因此,这个地面出租车候车站却是“车等人”的状况。 dedecms.com
据了解,相关部门正争取在南广场建地面出租车调度站,以分流站内打车乘客,并为前往南部方向的乘客提供方便,避免他们还要途经北广场的“冤枉路”。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规划调度站用地 织梦好,好织梦
有望年内开工 本文来自织梦
据了解,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将莲花池公园东门前的空地纳入将建地上出租车调度站的规划。 织梦好,好织梦
北京西站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待南广场附近的广莲路施工结束、西站开放南出站口后,南广场地面出租车调度站将正式建立。 本文来自织梦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西站南广场附近的广莲路施工工程已主体完工,全部工程有望年内结束。这意味着,西站南广场的出租车调度站最快年内开工。 本文来自织梦
届时,旅客可以直接选择从南广场出站乘出租车离开,同时也绕开了西站北广场这个“堵点儿”。 本文来自织梦
天桥和地下通道 本文来自织梦
计划于年内建成 dedecms.com
按照计划,今年年内,西站南广场将建成一座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天桥和地下通道的位置大概在公交站台处,与西站站厅连接。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新建天桥将为乘坐公交车的旅客提供直接进入南站房的便捷通道,地下一层出站旅客可通过新建地下通道直接进入公交枢纽,乘公交驶离。 copyright dedecms
目前正在进行地下监测,预计年内完工。 本文来自织梦
现场探访 内容来自dedecms
北广场 本文来自织梦
堵到西边1公里外 织梦好,好织梦
昨晚7点多,正值送站高峰时段。北广场前的莲花池东路几乎全被大车、小车“铺”满。尤其是西向东方向,“挤”在一起的车队一眼都望不到头。 copyright dedecms
北广场前的莲花池东路上,车辆由西向东行至西边天桥“脚下”时,陡然“缩”成2条甚至1条车道。过了西边天桥情况有所好转,但还没痛快几十米,再到东边天桥“脚下”时,车道再次“缩水”,车辆行驶的空间减少,拥堵不可避免。 织梦好,好织梦
记者注意到,西侧天桥“脚下”的车包括很多种类,有送站接站的、有路过转弯的、还有装卸货物的……记者昨掐表计算,仅5分钟时间就有341辆车在附近“活动”,平均每分钟就是68辆车,可见车流量之大。 copyright dedecms
据交管部门监测,北广场车流量大时,西向东方向行驶的车流能排队到1公里外的莲花桥,甚至金家村桥。 copyright dedecms
南广场 内容来自dedecms
3条新路6条“空车道” 本文来自织梦
相比北广场的“车水马龙”,西站后身儿南广场的道路少有车走。 内容来自dedecms
南广场周边有3条主要道路——广莲路、马连道路和西站南路。作为南广场的配套道路,它们于去年11月进行了道路拓宽改造。 本文来自织梦
今年6月30日建成通车后,三条道路均已有三上三下的机动车道,局部两上两下,可直通到广外大街、天宁寺桥和丽泽桥。 本文来自织梦
同时,马连道路与广莲路及北蜂窝路一起构成二、三环间一条南北向过境的通道。 内容来自dedecms
但3条道路并不受往来西站的司机们“待见”。同在送客高峰时段,在广莲路上,每分钟仅有15辆车从此前往西站。 本文来自织梦
本版文/记者 谢璐 韩旭 织梦好,好织梦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内容来自dedecms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