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责任到位 全力以赴有效防抗"凤凰" |
1970-01-01 |
|
福州 本报记者林丽明 见习记者黄云峰子夜发自福州市防指
昨晚,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市长郑松岩等坐镇福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详细了解台风动态和实时雨情、水情,指挥防御台风暴雨工作。
福州市防指要求城区各排涝站、水闸全面投入排涝运行,加强河面巡查,及时排除阻水障碍物,确保内河行洪畅通;对五四路等易涝路段适时实施交通疏导或管制;对设置在低洼地袋的电力、通信等设备做好受淹防范。相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组织防内涝工作。
厦门本报记者林世雄子夜发自厦门市防指
昨晚11时,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仍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坐镇指挥全市的台风防御工作。
昨日,厦门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头巡视,检查防台风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各区有关负责人先后下到镇、街,对照预案和防汛部门下达的指令检查工作。下午5时,何立峰来到市防指,紧急召开防台风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防暴雨,易涝地区、危房、工棚和低洼地袋人员确保天黑前安全撤离;沿海堤坝、水库和在建水利工程要强化防范、科学调度。高楼地下车库、地下室要备好沙袋、沙包,做好防洪准备;户外停止施工;筼筜湖要腾出库容;要及时发袋道路、桥梁封闭消息。
泉州本报记者何金子夜发自泉州市防指
28日,泉州市、县两级领导顶风冒雨到一线检查指导防御工作。市委书记徐钢赶赴市防汛指挥部,详细查看台风最新位置、风力、风速等,了解降雨情况,现场指挥调度工作。
泉州市要求下阶段重点转入防范台风暴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密切监视雨、水情动态,及时把防御重点转移到防范台风暴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上来。
截至28日18时,泉州市6662艘渔船已全部返港或就近进港避风,转移海上作业人员7163名;转移危险区域人员5.7万人。
莆田本报记者陈建平发自莆田市防指
28日上午,在莆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莆田市委书记杨根生、市长张国胜召集气象、水利、建设、海洋与渔业、国土资源、城市综合执法等部门领导紧急会商,就防抗台风工作再研究、再部署、再落实。大中型水库的科学调度和地质灾害点是重点话题。
尽管东圳大型水库和古洋、蒋隔中型水库已提前泄洪,但指挥部仍嫌泄洪量太慢,要求加大流量,确保177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安全。
对于地质灾害点,会商要求晚上加强巡查派人值守,要袋置到各个乡镇的包村驻点干部和村两委,启动群众转移预案,适时组织转移,并严防回流。
宁德本报记者庄严 通讯员邱树添子夜发自宁德市防指
“这次防台风,重在防地质灾害、防内涝!”28日晚8时,刚从蕉城区查看雨情回来的宁德市委书记陈荣凯,一到市防汛办就说,领导必须到一线再进行一次拉网排查。
连夜召开的防汛会议,要求所有水库管理单位严格执行度汛方案,海堤单位特别注意防范正面风浪冲击。
21时,指挥部通过视频询问周宁县地灾点群众转移情况,强调照顾好紧急疏散和转移出来的群众。
东湖塘排水不畅,21时35分,指挥部要求排涝泵站24小时值班,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避免出现内涝。
夜深了,瓢泼大雨下个不停,指挥部的灯还亮着……
漳州本报记者段金柱子夜发自漳州市防指
28日夜,漳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依旧灯火通明。漳州市委书记刘可清、市长李建国仍在坐镇指挥,相关部门人员正密切关注风情、雨情,做好进一步防范工作。
此次台风虽然没有给漳州造成大的损失,但漳州市领导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不能放松警惕,依然人员在岗、责任到位,做好防范。
针对下一步的防范,指挥部要求沿海各县市密切注意已进港避风的船只、已上岸的人员,防止出现“回流”,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海堤特别是险工堤段,水库特别是小型水库和病险水库的巡查,坚持两小时上报一次汛情信息。
南平本报记者徐树才 林侃子夜发自南平市防指
南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28日召开会议,部署台风防御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高度防范因台风和强降雨造成的山洪、塌方等地质次生灾害的发生。
南平市委书记雷春美、市长龚清概说,这次强台风将带来强降雨,引发其他灾害的可能性大,要全面启动预警预案机制,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工作落实到位。
据悉,南平已启动防台风预案,加强对水利工程特别是病险水库、高水位水库的巡查值守,组织人员到地质灾害点、在建工程工地检查指导。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