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挖出明城墙石 专家讲述明城墙在榕史 |
1970-01-01 |
|
这几天,吉庇路在下水道施工中陆续挖出古老的铺路石,文物专家说这些石头是从明代的城墙上拆下来的。那么明代城墙在哪里?福州古城垣又是怎样变迁的? 27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旧石头从哪来
27日,文史专家说,民国修马路时,拆除了妨碍交通的明代城墙。当时拆下的城墙石被人们用于吉庇路铺路。至于是哪段城墙拆下的,则不得而知。文史专家李乡浏的《福州地名》一书中也写道:“(上世纪)30年代拆建吉庇路,采用福州古城墙石铺砌路面……”(注:民俗专家方炳桂主编的《福州老街》一书则说:1928年吉庇路由2米拓宽至10米)。
方炳桂昨天告诉记者,民国3年(1914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开始拆除明城墙(也叫明清府城墙),建福州第一条马路,从水部到解放大桥,途经南公园、中选路、福新街。第二年建从南门兜经茶亭、到洋头口、南公园的马路,与第一条路相接。紧接着又建西门到洪山桥的路。当时拆城墙最多的是建环城路(今白马北路)时,从今天的市委这边明城墙拆起。
方炳桂说:“从老一辈民间故事家林祥彩和我父亲那儿,我听说吉庇路的铺路石就是使用明城墙拆下来的石头,但具体时间说不清了。当时修路使用城墙石最多的是中亭街、达道路、吉庇路、津泰路。前年我在《福州晚报》上发表了文章《许世英对福州城市建设的功与过》,就谈到许世英在福州兴修马路有功,但破坏文物有过。” 明城墙在哪里
文史专家、省文史馆馆长卢美松告诉记者,唐末五代王审知时期用砖砌城墙,唐之前是土筑城墙,石砌城墙是从明代府城墙开始,起到抗倭防御作用。石砌城墙很牢固,清代延续了明代府城墙的格局,在明城墙基础上进行修补,没更大改造,因此能保留到现在的一般都是明城墙。目前已知于山和公正新村一带仍保留明城墙残段。
此外,上世纪90年代初,鼓楼七星井附近有一段明城墙在旧城改造中被毁,后来开发商在附近象征性地重砌了一段明城墙。这段古城墙,始建于五代,一直延用到明清,不过明清时已改砌石城墙,是瓮城的一部分。至今七星井一带老人仍保留使用“瓮城”这个地名。
五一广场于山脚下的明代古城墙,建于明洪武四年,是在五代梁夹城和宋外城的基础上,用石头砌的。据记载,城高7米,厚5.7米,设7座城门楼和4座水关。于山现存的是依山势修建的从南门到水部门之间一段11.15米长的遗存,现已立碑加屋檐予以保护。
湖东路公正新村工地边上的公正古城墙(位于观风亭西侧),相传为汉无诸冶城的东城墙遗址,晋建子城及唐宋明三代建的城垣,都沿用旧址。目前遗存的城墙残高约4米,残长约150米,也已列入市级文保单位。
今年3月,公正新村旧屋区改造,本报根据读者报料,联合市、区文物部门,曝光并制止了施工方擅自将公正古城墙边上旧地基条石挖走,卖给开发商填地的事情。市考古队同志告诉记者,古城墙遗址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那些被挖走的地基石头,是当地居民就地取材的观风亭古城墙石头,年代在明洪武年间,距今600多年。
古城垣如何变迁
福州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古城垣经历了怎样的变迁?省文史馆卢美松馆长告诉记者,公元前202年,闽越王无诸在冶山周围建汉冶城(包括欧冶池在内),作为闽越国王都。前几年,屏山省财政厅地下还挖出汉代瓦当等建筑材料。
公元282年,晋子城将城垣往南迁,把鼓楼包了进去,包括开元寺和虎节门。子城城墙的四至范围是,东到井大路,西到达明路以西,北到湖东路,南到杨桥路。晋建子城主要是为官府、衙门的官员、卫兵提供办公和生活场所。福州城市发展中轴线基本上在晋子城时就已初露端倪。
公元901年,王审知建唐罗城,将汉冶城和晋子城都包括进来,并将城垣扩大,从东街口往南推到津泰路、吉庇路,安泰河成了护城河,北到冶城以北,东、西也往外扩,东到五一路琼河,西拓至西门怡山门和善化门,今白马路以东,三坊七巷格局在这时大体形成。
后梁时,王审知又在罗城南北建夹城,把乌山和于山、屏山包围进来,使夹城北至今天的华林路,南到南门宁越门,奠定了福州城区的基本格局,王审知治理福州二三十年,为福州建城作出重大贡献。
宋以后,城市还有一些小发展。宋熙宁时,郡守程师孟开始建宋外城,后人不断补充,将夹城又往东南隅扩建,使宋外城城墙东到六一路晋安河边,南到茶亭洗马桥(原叫合沙门),桥下的东西河是护城河。
明洪武四年(1371年),驸马都尉王恭在王审知建夹城基础上(元代基本毁掉城墙,明代全面恢复府城),重建福州城,改以前砖、土城墙为石砌城墙以抗倭。北边从冶山扩展到越王山(即屏山)的一半,跨山筑城时建样楼——镇海楼,南到南门兜、五一广场,将于山、乌山扩进来,东、西分别到晋安河和白马河。明清府城范围一样。
清顺治18年(1661年),总督李率泰开始增筑城墙。乾隆16年(1751年),总督喀尔吉善又重修城垣。到民国,为了修马路,逐步拆除明清城墙,环城路(今白马路)即那时拆除西城墙兴建的。上世纪50年代,城内鼓楼也拆除了。 城墙石如何处理
吉庇路挖出的明城墙石该何去何从?施工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先将旧石头保护在一边,等上面来处理。”
为此,卢美松建议由文物部门负责协调,将这些城墙石用于公正古城墙的修复,形成新景观。
专家的建议与那位报料读者的建议不谋而合:“(公正新村工地)挖走的旧条石,如有价值,就留下,用于公正古城墙遗址的修复,建遗址公园。福州古城墙遗址,现在市区没几处了,别让他们(施工方)把石头运走填土方或丢入江河,那真是太可惜了。”
(福州晚报记者 綦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