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福建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蓝印”户口转常住年底前均可办理 建议错开高峰
1970-01-01
  福建在线讯(记者 黄圣达 通讯员 马翠琳)市公安局户政办证大厅最近忙得不可开交——自从2万“蓝印户口”本月有望转常住的消息发布后,每天都有数百人前来申请;最多时,一天竟有500名申请人取号等候。“户政窗口肩负多项户籍服务任务,而就算我们把工作重心放在办理‘蓝印’转常住上,加班加点地干,一天最多也就能受理200份。”市公安局户政处户政科科长杨峰昨日紧急约见本报记者说。   事实上,根据本报6月26日的报道,7月31日前到期的“蓝印户口”在2008年12月31日之前均可申办转常住。“一些群众可能担心‘蓝印’过期,误以为这个月过后就无法办理,所以扎堆在本月申请。”杨峰介绍说,自本月起,每个工作日至少都有200-300名“蓝印户口”居民申请转常住,有时候三四百号人同时挤在办证大厅里,仅有的五六十个等候叫号的座位根本不够用,大多数群众只能站着排成长龙。“不仅如此,很多人排了大半天的队,最终还不得不失望而归——前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杨峰建议,大家可以错开7月高峰期申请办理此项业务,或者提前拨打市公安局户政处电话2034304,咨询何时申办为宜。   我市自1993年6月1日起开始办理“蓝印户口”,2003年7月31日起不再办理。10年间,全市共办理“蓝印户口”67954人。根据《厦门市办理“蓝印户口”的暂行规定》第九条:取得本市“蓝印户口”的人员,自公安机关批准之日起满5年,未曾被治安处罚、拘留、劳教、刑事处罚,并遵守计划生育规定的,经公安机关批准分期分批转为本市常住户口。截至上月底,已有47060名“蓝印户口”居民如愿以偿地获得厦门常住户口;而由于所有“蓝印户口”均是2003年7月31日之前发放,因此,其余20894位居民只要符合上述条件,本月起即可申请转常住,申请时限截至2008年12月31日,之后不再办理“蓝印户口”转常住户口。 【温馨提醒】 户口“转正”,请您带齐证件   福建在线讯(记者 黄圣达 通讯员 马翠琳)据介绍,自本月出现“蓝印”转常住高峰以来,2万多名“蓝印户口”居民中,已经又有2千余人成功实现户口“转正”。不过,一些群众到了办证窗口才发现证件不全,只得多跑一趟。   对此,本报再次提醒,群众办理“蓝印转常住户口”需提供的材料有:“蓝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5年内未曾被治安处罚、拘留、劳教、刑事处罚的证明;“蓝印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5年内无违反计划生育的证明。具体程序是:户口从本市岛外移入岛内的,申请人持相关材料向“蓝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请核准;户口从市外迁入本市的,持相关材料到拟落户地公安分局户政科申请,经公安分局核准后,签发户口准迁证。其中,思明、湖里区申请者到市公安局户政办证大厅申请。 【同步新闻】 户政问题,欢迎来电咨询 今日上午市公安局领导将就“户口管理”接听市长专线   福建在线讯(记者 黄圣达)除了“蓝印”转常住,近期最为市民津津乐道的户政话题,还有自7月1日起我市5类“黑户”可办理落户的户籍新政。而据知情人士透露,这项惠民新举措实施半个月来,一些群众也产生了不少困惑——有群众问,现在是不是不用为超生的孩子交“社会抚养费”了?(注:针对这个疑问,本报昨日已刊登了计生部门的回复)有个别群众急着给未达到3年收养期限的孩子落户,竟不惜伪造《出生医学证明》,结果把自己送进班房。   针对种种疑问,今日上午,市公安局领导将接听市长专线,作出解答。群众有其他户口管理方面的疑问,也可来电咨询。电话:968123。
     相关链接
    ·福建省委"四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宁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国际摄影大赛开镜
    ·今天福建大部分地区高温超过35℃
    ·福建省3台精品剧目将进京献演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若干意见》
    ·福建人游武夷可享受景区门票半价优惠
    ·7月11日至9月20日福建人游武夷山可享门票半
    ·福建师大学生暑期赴德化社会实践
    ·福建普通高招录取工作启动 咨询服务电话开
    ·福建省政府安全生产督查组莅漳检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