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金“小三通”运输方式实现新突破 |
1970-01-01 |
|
10日下午,首次以冷藏集装箱方式装运的“小三通”货物、5.49吨台湾水果,通过散装货轮台湾“德旺号”,自金门运抵厦门同益码头。
据进口商介绍,这批进口的台湾水果由一个冷藏集装箱装载,共有芒果、莲雾、凤梨、芭乐、杨桃及柠檬等6个品种,合计5.49吨,主要销往上海、杭州等地,小部分在本地中埔水果批发市场及大卖场销售。
“德旺号”散装轮排水量达400多吨,可一次运载8-10个20英尺冷藏箱,这次虽然仅仅装载了1个20英尺冷藏箱,但作为“小三通”进口台湾水果的一种新的运输方式却是有益尝试。进口商还表示,如果这次销售顺利的话,希望这种运输方式常态化。
目前厦门口岸进境台湾水果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货柜从台湾本岛经香港中转到厦门,二是从台湾本岛通过空运或散船运输到金门再通过“小三通”散货运抵厦门。
第一种途径从发货到厦门口岸大约需要7天左右,时间长,成本高,且影响水果品质。目前进口商更加青睐第二种途径。
采用第二种途径,在不考虑天气因素影响下,从金门出发到达厦门只有不到3小时的航程,时间快,成本低,且能保质保鲜。唯一不足的地方,是原来通过“小三通”货船运输散货进口的台湾水果单批贸易量较小,受天气因素影响大,运输成本高,难以成规模。
而使用排水量更大的散装船运输冷藏集装箱的方式,无疑是一种新的突破和有益的尝试。不仅可以保证台湾水果的鲜度和品质,扩大进口量,降低平均运输成本,还可克服一些不利天气因素的影响。只是困扰于还需从台湾本岛运输到金门后再装船运抵厦门,增加了运输成本,也使得台湾水果市场销售价格居高不下。
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厦门口岸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下,如能尽快实现直接“三通”,货船直航厦门,这将大大降低台湾水果运输成本,缩短上市时间,保鲜保质,从而降低市场销售价格,使消费者眼中的“贵族水果”平民化,将极大地促进进境台湾水果的规模化,这对台湾果农、大陆消费者和进口贸易商都是有利的。
业内人士认为,在两岸贸易运输尚未截弯取直的情况下,这种新的运输方式如实现常态化,具有两大意义:一是与自香港转口贸易比,航程由7天缩短为3小时,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和提升水果保鲜度。二是与非货柜化运输方式比,可以有效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冲击,有利于大批量进口和规模化运作。(记者林世雄 通讯员 姚向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