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首个对台农业合作地方性法规———《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下简称《条例》),昨日在我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这是国务院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后,我省出台的第一部涉台地方法规。有关官员和专家认为,以地方立法形式促进两岸农业合作,预示着两岸农业合作进入“深耕”阶段。
《条例》共四章三十七条,就闽台农业合作的基本原则、从事闽台农业合作台湾同胞的待遇、政府的服务和保障职责、鼓励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闽台农业合作用地、贷款和融资、权益保障等方面作出规定。昨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解读了其中的几大亮点。
【亮点一】
用地:可流转承包农村土地
作为闽台农业合作的生产要素,土地、林地、海域对促进双方合作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条例》作了具体规定,闽台农业合作项目,需要使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土地的,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流转方式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需要使用其他农村集体土地的,可以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荒山、荒滩等土地承包经营权。
所在地政府在农民自愿和维护承包农户权益的前提下,依法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服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可以依法以集体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使用权或者海域使用权入股与台胞合作从事农业开发。另外,闽台农业合作项目需要使用海域的,可以依法申请取得海域使用权。
【亮点二】
待遇:台胞同享本省居民待遇
过去,对于台胞与我省进行农业合作,未在所享待遇方面作出规定。此次《条例》中则明确,“从事闽台农业合作的台湾同胞,与本省居民享有同等的投资待遇,享受同等的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对此,《条例》在多个条款中,作了具体规定:
比如从事闽台农业合作的台胞,可以申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品牌农业企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等,经认定后享受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相应优惠政策。同时,台胞还可以申报评审农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职业技能鉴定。在农业保险、救济救助方面,也与本省居民、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亮点三】
引导:鼓励农业合作项目
为了提升闽台农业合作的层次,扩大合作领域和交流范围,《条例》中规定鼓励从事的闽台农业合作项目,包括农业综合开发,良种引进、繁育、试验、示范、推广,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农业高新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新型农用工业,农产品物流业,休闲农业等领域,从事这些合作项目的,可享受国家和我省相应的扶持政策。
《条例》中还规定,台胞可以单独或者与企业、教学科研机构等组织合资、合作在本省设立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机构。台胞可以依托所在企业、教学科研机构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农业科研项目。此外,台胞还可以代理闽台农业合作招商业务,参与举办农业经贸活动。从事闽台农业合作的台胞,可以依法发起或者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时,台胞还可以在市、县(区)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登记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
【亮点四】
融资:土地经营权可申请贷款
贷款和融资,一直是台胞来大陆投资面临的难题。对此,《条例》规定,台胞可以依法将其生产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山、荒滩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海域使用权等作为抵押财产,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另外,《条例》还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创新适合闽台农业合作项目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对闽台农业合作项目的信贷投入。同时还鼓励金融机构在闽台农业合作集中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台胞也可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成立专业性担保公司,为台胞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亮点五】
权益:严禁向台胞“乱收费”
为了确保良好的投资环境,《条例》强调,禁止向闽台农业合作企业违法集资、征收财务、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除法律、法规、规章或省政府规定或者授权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到闽台农业合作企业检查,不得强制闽台农业合作企业参加培训班或者评比活动。
此外,闽台农业合作企业和台胞个体工商户依法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和海域使用权,因公共利益需要依法被收回的,有权获得相应补偿。合作企业或台胞权益收到侵害时,可以向有关部门,或者台胞投诉协调机制反映投诉,相关部门应在30日内予以答复、处理,也可以向法院起诉。
□相关新闻
《福建省气象条例》昨获通过
昨日举行的人大常委会上,还通过了修订后的《福建省气象条例》,其中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项目必须安装防雷装置的,其防雷装置应当和主题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防雷装置设计未经审核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施工;防雷装置未经验收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使用。此外,大会还批准了厦门市提交的《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 (记者 王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