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厦门7月31日电(记者陈旺、付敏)记者31日从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厦门海域近日发生[FaSheng]赤潮现象,暂未发现有毒赤潮藻类。截至7月30日晚,厦门海域赤潮面积从7月28日的约105平方公里[PingFangGongLi]减少到约20平方公里[PingFangGongLi],赤潮藻类的种类和密度都有所下降。 dedecms.com
据了解,7月26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监测发现赤潮,面积约25平方公里[PingFangGongLi],主要位于厦门同安湾顶琼头以及鳄鱼屿以南海域,赤潮藻类为中肋骨条藻、血红哈卡藻。7月28日,赤潮面积扩大到约105平方公里[PingFangGongLi],其中厦门同安湾海域扩大到约60平方公里[PingFangGongLi],厦门西海域出现约25平方公里[PingFangGongLi],东部海域出现约20平方公里[PingFangGongLi]。赤潮藻类增加了角毛藻。7月30日,赤潮面积减少到20平方公里[PingFangGongLi],其中厦门同安湾15平方公里[PingFangGongLi],西海域减少到5平方公里[PingFangGongLi],东部海域赤潮消失。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周鲁闽分析,赤潮的发生[FaSheng]与气候条件和水质状况有关系。厦门海域为富营养化海域,当气候、环境条件适宜时,浮游植物容易爆发性增长,形成赤潮。厦门海域每年春、夏季都有发生[FaSheng]赤潮的可能。 织梦好,好织梦
周鲁闽说,厦门海域发生[FaSheng]赤潮的三种藻类为厦门海域常见的浮游植物,是无毒的,不会对厦门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太大影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环境资源保护处洪荣标博士认为,根据气象预报,未来几天将持续高温,风力较小,厦门海域的赤潮还可能持续3至5天。洪荣标提醒,虽然赤潮藻类无毒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但位于赤潮发生[FaSheng]区的育苗场和养殖场应尽量避免取水,公众尽量避免接触赤潮区域海水,以减少和避免赤潮带来的损害。 内容来自dedecms
周鲁闽透露,目前,专家正在就赤潮发生[FaSheng]的原因进行会商,进一步分析赤潮发展的趋势,包括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在密切监控的同时,专家还将对赤潮的藻种进行分析,对于新出现的藻种进行毒性试验。 copyright dedecms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