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广东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广东农民工子女凭积分免费读公校 110万人脱贫
2011-05-26

  将所有大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

  记者昨日从广东省政府官方网站上获悉,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落实十件民生实事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YiWuJiaoYu]问题, 推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免费入读义务教育[YiWuJiaoYu]公办学校办法。将所有大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

  12月下旬推广各地[GeDi]工作成效

  记者从《方案》中获悉, 广东将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YiWuJiaoYu]问题,推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免费入读义务教育[YiWuJiaoYu]公办学校办法。2011年4月中旬前印发指导意见;5~8月各地[GeDi]落实指导意见,以简报反映各地[GeDi]进展情况;9月初收集各地[GeDi]政策措施;12月下旬总结推广各地[GeDi]工作成效,研究下一步工作措施。

  支持欠发达地区建设250所乡镇规范化中心幼儿园,支持和引导欠发达地区建设1000所义务教育[YiWuJiaoYu]规范化学校,新建扩建100所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提升500所普通高中办学水平。

  此外,省财政安排14.6亿元支持各地[GeDi]落实农村义务教育[YiWuJiaoYu]阶段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200元的政策;安排12亿元完善普通高校、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国家资助政策体系,提高本科、高职院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免学费政策扩大至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措施;安排9.1亿元支持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YiWuJiaoYu]绩效工资政策。

  实现25万贫困户脱贫

  《方案》要求,实现25万贫困户、11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省财政拨款14亿元,启动54万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的危房、泥砖房和茅草房改造。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WanRen],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万人[WanRen],促进创业10万人[WanRen]。组织培训广东省农村劳动力80万人[WanRen],转移就业125万人[WanRen]。推进失业人员再就业。2011年第三季度开展“南粤春暖就业服务月”和“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第四季度制订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指导意见。上半年完成[WanCheng]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任务30万人[WanRen],9月底前完成[WanCheng]45万人[WanRen],全年完成[WanCheng]60万人[WanRen]。扶持大学生等群体创业。上半年完成[WanCheng]促进创业任务4.8万人[WanRen],9月底前完成[WanCheng]7.5万人[WanRen],全年完成[WanCheng]10万人[WanRen]。

  今年全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要扩大到60%。年底前70%以上的地级以上市开展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工作。全面解决困难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将所有大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将学生个人应缴纳的居民医保费纳入各类学校的代收费项目,以学校为单位办理参保。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整体覆盖率达到95%以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将年家庭收入人均低于15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五保供养资金给予补助。落实孤儿最低养育标准,要求集中供养孤儿养育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散居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600元。

  南方网编辑:许慧

 相关链接
·常住人口接近百万 韶关跻身大城市行列
·广州正处手足口病上升期 两幼儿园集体感染
·王南健任广东地税局局长 又一厅局座教师出身
·西洋菜中提取物可促癌细胞自杀 将临床试验
·广东报告3.9万例手足口病病例 同比下降56%
·首次“陆生赴台”本科招生状况不乐观
·广珠城轨开售实名车票 儿童票不实行实名制
·广东公安机关缴获假“伟哥”690多万粒(图)
·广东启动市县领导班子换届 李玉妹要求防止民意失真
·珠海江门入境货物检获高危有害生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