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日报评论员:总结成功经验 完成好农危改造任务 |
2009-04-30 |
|
农村危房改造“万户试点”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对改善农村居住条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扩大内需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去年7月至11月,我省在9个市(州、地)的21个县实施了农危改造“万户试点”工程,全省共投入资金44703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869户。这项工作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是完成农危改造工作的关键。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4名省委、省政府领导分别担任正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也成立相应机构,明确责任,层层抓落实,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
健全机制、规范程序,是开展农危改造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十分注重制度建设,建立相应评定标准、管理机制、工作程序等,保证了工作的规范、有序推进。
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是抓好农危改造工作的前提。各地始终将规划放在试点工作的首要位置,因地制宜,与新农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等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危改造模式。
措施到位、强化管理,是完成农危改造工作的重要保证。省和各地制定出台了覆盖规划、实施、监督、验收,涉及补助标准、建房方式、资金筹措、选址施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是完成农危改造工作的必要条件。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原则,采取各级政府补助、社会捐助、群众自筹等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还整合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资金,有效扩大了改造覆盖面。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满意,是完成农危改造工作的根本要求。广大农民群众是农村危房改造的主体,各地积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意愿,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满意。
去年底,中央又决定将2亿元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资金全部投放贵州,我省从地质灾害搬迁经费中拿出2亿元,安排农村危房改造扩大试点工作,计划到今年4月底,实施扩大试点3.2万户。针对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时间紧迫的实际,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认真总结和运用好所取得的工作经验,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和问题,保证改造任务如期保质保量完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