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额贷款琼中模式破瓶颈 “草根金融”富农家 |
2009-07-23 |
|
小额贷款琼中模式破解农村金融、农民组织、农村信用三大发展瓶颈
“草根金融”富农家
本报记者彭青林 陈岚桦 特约记者黎大辉
绿油油的桑苗随着山风吹拂掀起绿色的波浪,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竹朗村,数百亩桑田在远方如黛的青山掩映下苍翠欲滴,桑田不远处是村民符厚良去年申请小额贷款7000元盖起的新蚕房。他高兴地说:“自从办了小额贷款种桑养蚕,我家一年的收入增加了近2万元,前景不错,让我们看到了致富的曙光。”
符厚良或许不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同样用了“曙光”这个词来形容海南的小额贷款。他说,看到了“草根金融”地平线上的一道曙光,海南也有了自己的“尤努斯”。
琼中的小额贷款正是这样的一道曙光。自从被确定为海南小额贷款工作试点县以来,琼中与农信社合作,推出“无需抵押、政府贴息”的小额贷款新模式。“海南尤努斯”们已经在琼中累计发放农村小额贷款3177户,金额近4500万元,惠及1万多农民。
省金融办主任王年生在赴琼中深入调研后认为,小额贷款琼中模式走出了一条优化金融服务,缓解三农融资难的新路子。这种模式具备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的条件。
政府设支点撬动“草根金融”
琼中在开展小额贷款试点之初,首先成立了县级金融办和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与农信社联合搭建起小额贷款平台,实行“农民贷款,政府担保,无需抵押;农民还款,政府贴息”。提前还清贷款的,贴息100%,按时还款的,贴息80%。这一举措成为撬动资金回流农村的巧妙支点。
去年,琼中县政府为此贴息130多万元,“这钱花得最值,吸引了2500万元的资金投入农村小额信贷,一举改变了农村资金外流的状况。”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许教春说。
这样的“支点”一直延伸到基层:各乡镇建立农村小额贷款服务站;每个村设立小额贷款服务员,对贷款农民进行跟踪服务,从而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小额贷款服务网络。
海南省农村信用联合社理事长吴伟雄告诉记者,省农信社在琼中还成立了小额贷款总部,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00名大学毕业生,目前正在培训。届时,这些高素质的大学生将让琼中模式薪火相传,把更多的贷款送入千家万户。
绿色经济推动农民合作
走进和平镇新民村,处处都能看看小额贷款给农村经济带来的变化:村头的鸡笼里几百只七彩斑斓的山鸡来回跳跃,果树下蜂房的蜜蜂往返采蜜正忙,村外的旱地里种上了成片的桑苗。村民李东平说:“2007年在小额贷款的帮助下搞起了养蜂、养山鸡、种桑养蚕,一年就还清了贷款,去年全家收入超过3万元。”
其实就在三四年前,李东平家的收入还只有两三千元。小额贷款琼中模式坚持“贷款资金扶持短平快项目原则”,坚持“与发展特色农业相结合”,因地制宜扶持了一批“短平快”的产业,生产周期短、见效快,使农民有效增收,也使得每一笔贷款都产生好的经济效益。
“过去的小额贷款,往往是信用社发完就完事,而农民种什么、怎么种都处于空白,而如今却是贷前调查培训,贷后跟踪服务,对农民实行充分的扶持。”许教春告诉记者。
由于有小额贷款资金的注入推动绿色经济壮大,琼中出现了一批“专业户”和“专业村”如“养蜂村”“山鸡村”“桑蚕村”等。
温铁军、杜晓山等国内农村问题专家都曾撰文表示,中国农村经济面临两大瓶颈:一是资金不足,二是农民没有组织起来。琼中模式同时为解决这两大瓶颈展露了曙光。
“草根金融”催生“诚信乡村”
一块铁制“信用牌”高高挂在刘大川家门口上,“这是我们的‘镇宅之宝’,信用户的标志。”
在刘大川家所在的和平镇黎毛村,拥有“信用牌”的农家不在少数。去年2月,该村小额贷款到期的13户农户全部提前还清贷款,成为琼中县首批信用户。黎毛村也成为全县首个信用村。
“五户互保”是琼中模式从格莱珉小额贷款项目中吸取的经验,也是政府为农户提供担保的前提。“农民内部对贷款需求进行审查和评议,很好地控制了风险。”琼中农信社理事长卓令会告诉记者,不但发展生产可以贷款,上学、就医这样的大事也可以贷款。
目前,琼中已经有7个村被授予信用村,300农户成为信用户,“诚信”几乎成为小额贷款的代名词。为了进一步建设农村信用体系,琼中还对全县符合条件的农户建立信用信息档案。
据介绍,琼中现在的农村,已经成为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各商业银行竞相投放资金的热点。
(本报海口7月18日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