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湖南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综述:台海两岸高等教育界力倡开拓合作新境界
2009-08-04

  中新社长沙七月十一日电 (记者 傅煜)“两岸大学教师可在各大学院校间互相聘用,学生也可在两岸大学校园中交流,双方可以相互承认所修学分,并可获得双方大学的学位证书。”这是台湾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长杨国赐心中描绘未来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的蓝图。 tujian.org

  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十一日在此间开幕。在一场关于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的专题讨论中,与会两岸教育界人士纷纷出谋划策,破解两岸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坚冰,呼吁今后更加务实地推动两岸教育资源相互开放。他们同时深信,两岸学历互认指日可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迎来和平发展的全新契机,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持续升温。截至去年底,大陆二百九十八所高校与台湾一百零八所高校签署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协议,约有两万名台湾学生来大陆高校就读。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蓬勃发展,搭起了两岸青少年心灵沟通的桥梁,增进了两岸同胞的理解和感情。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然而,在许多两岸教育界人士看来,这种状态仍滞后于当前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热络场面。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教文组召集人李建新指出,当前两岸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全球化时代所带来的国际间激烈竞争,即将面临许多接踵而来的问题,两岸亟需采取理性稳健的态度,携手提升两岸高品质的教育水准,以有效应对WTO所带来的全球化挑战,开拓高等教育新境界。

tujian.org

  在此情形下,两岸学历互认、相互招生等深刻影响未来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向纵深领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助理教授张宝蓉认为,台湾高等教育对大陆开放,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台湾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品质,缓解台湾高校生源不足、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给台湾高等教育带来的好处要远远多于大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宝蓉建议,两岸学历采认应去政治化,充分发挥市场、院校自身在学历认可问题上的主动性,同时可通过建立互信、互利的双边学历互认政策协商机制,签署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设立两岸共同认可的高校学术评审服务组织或质量认证体系等,共同构建开放、竞争、选择性的两岸高等教育市场。

tujian.org

  除加速推进两岸互认学历与招收学生,杨国赐提议,两岸还可鼓励大学采取跨校跨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将教学、研究与服务活动,经由两岸适当的政策系统的运作而加以建制化,共同建立评鉴机制,提升办学绩效;推动两岸大学院校的策略联盟,以跨校共享教育资源及整合产官学的合作,提升两岸大学整体竞争力。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何使教育交流走在两岸交流前列?不仅在规模上扩大,还要在机制上进行探索。”吉林大学校长展涛认为,两岸教育交流可在合作模式上领先于经贸等领域的交流,如成立支持两岸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的教育交流基金会,两岸高校间每年举办一次如“两岸大学校长论坛”,建构长期稳定的交流平台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湘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历史最高纪录
    ·长沙12人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拘留
    ·湖南严明5项纪律确保省政府机构改革顺利推
    ·10月1日起农产品进长沙要有“准入证”
    ·长沙生猪屠宰监管范围扩大
    ·长沙一律师发起全国首次民间立法意见征集
    ·株洲两个“两型”规划通过评审
    ·溆浦县政府回应“问题文件”一事执行一月即
    ·湖南规模工业生产同比增长15.7%
    ·省工商局公布十起农资违法典型案例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