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1月17日讯 宜居工程是现代政府着力打造的一项民生工程。其实,在5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先辈也搞“宜居工程”。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刚刚结束的2008年湖南考古工作总结会上,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尹检顺介绍,去年底开始重点发掘的湘阴县青潭乡青山遗址表明,5500年前临水而居的人们,为了对抗河流湖泊的潮汐,也会进行必要的宜居工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青山遗址又名木鱼包遗址,位于青潭乡上山村九龙组,其东、南分别与湘、资两水相邻,水上交通便利,是洞庭湖区内史前人类为数不多的理想栖居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尹检顺介绍,青山遗址石器特别发达,尤以窄、厚型石斧为多,另外有少量石凿、石饼等。陶器主要以夹砂和夹炭的红褐陶为主,泥质白陶、白衣陶、橙黄陶等也有一定比例。这些陶器的纹饰极为发达,常见细绳纹、刻划纹、镂孔等,素面陶较少。这些器物常见的有鼎、釜、罐、盘、盆、杯等,另有少量三足钵、陶饼以及泥塑动物等。器物造型以折肩、折腹为特征,常见三足、圈足,少量平底。根据陶器特征分析,可初步推断该遗址相对年代大约在大溪文化晚期,距今约5500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处遗址是我省现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海拔最低的聚落遗址。居住在这里的远古人类,受水患影响较大,因此,他们有着强烈的预防水患意识。为了预防水患,他们会在居址周边取土,形成沟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通过对青山遗址的发掘,专家们还了解了气候变迁、文化融合等方面的信息。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青山遗址揭示出来的文化面貌,新颖、独特、复杂。这一地区既受到来自洞庭湖西北平原大溪中、晚期文化的强烈影响,也有汉东油子岭文化及长江下游地区某些文化特征,且与湘江中下游堆子岭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尹检顺认为,这种多文化因素共存的现象,真实地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史前文化在此相互争逐、融合的历史过程。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