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伟 刘志敏 万双 张和力
????多年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一直在“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坚持在“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三位一体” 的教育模式的指导下,不断地突破传统、单一的心理咨询模式,向更高效、更富有内涵的综合心理教育模式转变,有效地建立起心理危机干预立体系统,在深、广、透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注重心理危机干预立体支持系统的多渠道性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华桥外院在办学伊始,就确立了“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全面成才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自1997年起就大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已建构起完善的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了以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核心,辐射到各院系的每个班级、每个寝室,包括校医室在内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在各院系都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各班心灵使者及时互通、反馈信息,通过心理危机定期排查和反馈制度来及时发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曾经有一名学生出现了网络综合症的症状,他所在班级的心灵使者根据业务培训的知识,及时做出了判断,并立刻将这一情况反映给院系心理指导教师,院系又迅速将这一情况反馈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时、有效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注重心理危机干预立体支持系统的多层次性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非常重视学校、家庭、学生的共同参与。首先,在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住宿”的教育管理模式下,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教师队伍,还是其它在教学、学生管理、行政岗位工作的老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参与者;其次,他们认识到,家庭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发源地,也是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的基地,为此,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他们十分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特别是对于一些心理状态不太好的学生,更是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使学校与家长形成合力,促进了学生良好心态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另外,学校还建立了 “心理健康教育协会”的学生社团组织,主抓各院系心灵使者的工作,强化了“朋辈教育”的作用,使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不懈努力,协会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充分的认可,先后获得“吉林省十佳心理社团”、“高校文明杯优秀社团”等荣誉称号。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注重心理危机干预立体支持系统的多形式性 tujian.org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动态性,以围绕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他人和谐互动,与自身和谐共生”的能力为出发点,创新性地采取各种形式来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tujian.org
????一是教学模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基础上,突破课堂的樊篱,让学生走出来感受心灵的成长。比如,参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身处地感受轻松;创建各院系心理辅导室,随时找到回家的感觉;每月定期制作心理宣传板报,扩大心理知识的普及;学生自主编辑的双月期刊《华外学子》,充分表达了学生的心声,成为反映学生内心的芳草地。同时针对不同年级特点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举办各种讲座,激发学生产生正确的认知,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是咨询模式。完成了由单一的个体心理咨询为主向团体辅导为主转变,由单一以咨询为主向咨询、团体训练、档案建设、科研工作相结合转变。如从2002年开始就一直对新生进行入学心理测评、统计、分析工作,目前已累计测评了6000多人次。同时还对其他年级学生进行了人格、人际、择业等方面的测评,并结合4000多人次的个体咨询和心理信箱、热线电话的使用,对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心理进行了量的积累,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及时干预、主动交流、有效控制。另外,他们还进行了动态心理档案的建设,内容包括学生的自然情况和各种测试、咨询情况,便于随时查阅、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态势,达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是活动形式。充分利用“做中悟”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深入学生生活和实践,更多地让个体在真实情境中去操作、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提高心理自主调适能力,学会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以适应周边的环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过不懈努力,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如今,同学们在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因为他们觉得这里是自己值得信赖的、能得到温暖的港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