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级张海滨同学,终于舒展开了连日来紧锁的眉头,2007年年末,四平市方向机械有限公司承诺每年资助他5000元生活费,直至毕业。领到第一笔资助金后,张海滨感慨地说:“我家在农村,父母年老多病;姐姐因贫困辍学,把上学的机会留给了我。我考上大学后,想到学费问题,欣喜之余便产生深深的不安。社会上好心人的资助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坚定了我继续求学的信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吉林师范大学现有学生14026人,经济困难学生4488人,占在校学生的32%。学校秉承“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理念,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各项助学政策,并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助人与自助相结合的活动。在学校的呼吁奔走下,仅2007年10月、11月两个月,吉林师范大学就有300名经济困难学生获得了不同数额的社会资助,资助总金额达到27.4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让一个经济困难学生掉队 tujian.org
吉林师范大学是我省首批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学校之一,自2000年至今,共有2503名家庭贫困的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校,学校共向4793人次提供国家助学贷款,总额达3154万元。学校自2000年开始设立自强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从而鼓励更多的经济困难学生在逆境中求索奋进。每年的中秋节学校都要为600多名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免费营养餐,让他们在节日里吃好,在异乡同样感受到家的温暖。几年间,吉林师大没有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掉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学校除了自身提供各种资助外,还注重发动社会力量,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很多个人、企业曾设立过“天仁奖学金”、“吴白文学奖”、“新波奖学金”、“英华奖学金”、“渡边奖学金”等等,奖励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曾经获得过“吴白文学奖”的一位2004届毕业生,现已是小有名气的“80后作家”。 tujian.org
为经济困难学生兼职找门路 tujian.org
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有效途径,劳动所得报酬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压力。吉林师范大学从2002年开始为学生开辟勤工助学渠道,如负责教学区、学生宿舍、体育场馆、饮食中心的清洁卫生,或者负责学校体育、电子、试验设备器材的保养维护,或者成为校内新闻记者、报刊文字校对员等等,总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合适的岗位,进行有偿劳动。学校每年用于勤工助学补助的投入达60万余元,学校现有勤工助学岗位302个,每个岗位每月能为贫困学生提供200元的补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学校通过设立兼职信息窗口,为学生提供校外兼职用人信息,并根据师范院校的特点,成立家教信息中心,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做家庭教师和带班教师。目前全校有600多名学生做家教,每人每月大约能赚300元生活费。数学学院2004级学生刘晓丽说:“我家住农村,兄弟姐妹5人中有3人就读大学。为了给家里减轻经济压力,上大学后我一直坚持做家教。经过几年的实践锻炼,我不仅熟悉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中学数学教材特点,而且还根据自己的思索与实践写出论文《关于聘用家庭教师的几点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引导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 tujian.org
为经济困难学生排忧解难,绝不仅仅限于经济上的资助,还要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获得全面的发展。吉林师范大学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扶助,实行“三帮”原则,即“帮生活、帮学习、帮思想”。新生入学后,学校便着手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情况,建立起帮困档案。在具体工作中,采取一看(看表现)、二问(向寝室或同班同学了解情况)、三访(对个别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实际情况)、四谈心(及时找生活上有困难、心理上有障碍、思想上有压力的学生谈心,发现问题)、五建档(分析学生各方面情况,确定和实施具体的解困办法)的工作方式,真正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学校开展党员联系千名经济困难学生“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建立起了“中层领导—普通教职员工—学生党员”三位一体的帮困体系。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扶助者不仅为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经济困难,还经常与他们谈心聊天,解答他们心理上的困惑。经济困难学生从扶助者那里感受到了关爱与信任,能够正视自己的状况,从而在逆境中奋起。根据对全校400名经济困难学生的抽样调查,有95%的同学认为经济资助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式,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参加文体活动的积极性都明显提高了,对未来的生活更加有信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吉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振华说:“看到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正常地学习生活、成长成才,我们觉得非常欣慰,学校将继续探索帮扶育人的新路!” (邱忠信 李佳 本报记者 李林岩)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