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海新闻网讯 阳春三月的化隆回族自治县还是春寒乍暖,寒风夹杂着雪花不时飞舞。但在巴燕镇金家庄村养殖大户赵全录、赵全海弟兄俩的育肥大棚里,一排排膘肥体壮的育肥牛悠闲地吃着混合饲料。三幢育肥大棚里存栏牛有150多头,育肥牛屠宰后,用飞机托运到上海、无锡等城市,为城市餐馆供应来自青藏高原的纯味牛肉,丰富了当地群众的菜蓝子,又使弟兄俩挣得盆盈钵满,年纯收入50多万元。当提起今天的幸福小康生活时,赵全录弟兄俩笑得合不拢嘴:“党的政策实话好,日子越过越舒坦,我们还准备扩大规模,带动村里乡亲们家家都搞育肥,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
金家庄村地处马阴山麓脚下,属纯脑山地区,由于地处高寒地区,村里的回族群众靠天吃饭,辛苦一年难以维持生活,靠政府救济度日。赵全录一家十几口人生活十分拮据,已步入花甲之年的他,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买了几只羊,依托本村优越的草山资源,在承包地里种植牧草,发展养殖业。由于他勤劳吃苦、科学养殖,他育肥的绵羊逐年增多。1993年秋,他在县城开了一家牛羊肉销售铺,把育肥的羊现宰现卖,一天内两、三只羊一会儿就卖完了,许多干部群众得知他的羊肉是绿色食品都慕名前来。由于他经营有方,小小的肉铺,年纯收入达5至6万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