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东地区全力抗旱保春耕努力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
2009-04-30 |
|
青海新闻网讯 面对去冬今春以来日趋严重的旱情,海东全区上下积极行动起来,掀起抗旱保春耕的热潮,努力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力争旱灾之年增产增收。
去年入冬以来,海东地区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减少,气温偏高。进入2月后,气温回升快,土壤失墒严重,全区大部分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情,对今年农业生产造成威胁。面对严峻的旱情形势,海东地委、行署高度重视。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地委书记王小青等领导多次深入春耕生产第一线,检查指导抗旱工作。地、县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一是做好11万亩冬小麦的灌溉、追肥工作,使其正常返青成长。根据旱情形势,大力推广种植抗旱避灾作物,重点推广种植10.3万亩全膜马铃薯和玉米。二是气象部门在抓好旱情测报的同时,及早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准备。三是劳动保障部门加强劳务输出工作,多方寻求输出渠道,力争年内输出劳力52万人次。四是水利部门抓紧水毁工程应急维修,充分利用各种水源,扩大灌溉面积。同时,做好抗旱物资储备调运和FA旱地龙的推广应用工作。五是各县及农口部门高度重视农资储备和供应工作,保证春耕生产需求,确保不误农时。六是以5000名干部下乡宣讲1号文件为契机,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民政部门加强春令救济工作,保证灾民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