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去年5月23日,余秋雨发表名为《就汶川赈灾捐款答记者问》的博客,以记者提问的方式高调点出自己“给四川捐款一次就高达20万元”。可最近几天,余秋雨再也高调不起来了,他有点烦。因为被“咬余专业户”咬定“假捐20万”,而一不小心撞进了“捐款门”。最新的消息说,余秋雨原来确实有意捐款20万元,但限于这些钱无法实现建校初衷,于是改捐书籍。而捐书籍又赶上当地学校撤并,于是这事又拖了下来。抛开余秋雨捐款的是是非非,这件事本身倒给我们提了个醒。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年里面,我也会捐几次款,虽然数目不多,但爱心不分捐多捐少。当然,捐后也很少打听它的“归宿”,不是因为我的境界有多高,而是嫌麻烦,也觉得没那个必要。但我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在慈善事业发达的国家,慈善信息都很公开,捐款人是谁,捐了多少钱,这笔钱拿来买了多少本书、多少支笔,都是有详细记录的。捐款人也很在乎他们捐款的最后用途,随时查询这些信息。但在我们这里,常常是钱捐了也就捐了,至于这笔钱具体拿来干什么了,捐款是不是有详细记录,很少有人打破沙锅问到底,这种慈善习惯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信息的不透明。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些媒体还在抓着“捐款”本身热炒,但不管余秋雨是真捐还是假捐,我觉得我们暂时应该把目光从“门”里收回来,而放眼这件事带给我们的思考。如果真是这样,那一向好为人师的余秋雨先生有意无意间,又给我们上了一课。(作者:张 平)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