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近年来,在“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引导下,作为我省枸杞主要产区的海西州柴达木盆地兴起了枸杞种植热潮。今天的《新闻焦点》节目请听青海海台记者才旦采写的录音报道:翰海戈壁兴起枸杞产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作为乡土树种的沙棘、枸杞,以其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正在成为我省新的农林产业发展亮点。海西州柴达木盆地地处我省干旱区,降雨稀少,无边无际的戈壁荒漠是这里特有的景观。荒漠中一种不起眼的落叶小灌木——枸杞富含人体微量元素、氨基酸和其他对人体有益成分,这些年已重新被人们所认识和开发,成为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保健食品,因其果实鲜红夺目,被誉为“红宝和金枸杞”。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柴达木盆地里生长的枸杞主要有天然野生原生品种柴达木枸杞、黑果枸杞和从宁夏引进的宁夏枸杞三种。早在上世纪60年代,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达木诺木洪地区就开始驯化野生枸杞,但种植面积不足千亩,仅仅是直接利用枸杞干果自给自足或馈赠好友。2002年以来,海西州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机遇,大力提倡种植枸杞,使枸杞种植在之后几年间得到大面积扩展。到目前,整个海西地区的枸杞种植面积已达9万多亩,采果面积达一万三千多亩,年产干果近340万公斤。德令哈市是柴达木盆地枸杞主产地之一。近年来,德令哈市大力发展枸杞经济林项目,目前,全市枸杞林种植面积已达到两万多亩,年产枸杞干果70万公斤,年产值达到21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德令哈市柴达木防沙治沙有限责任公司在多年开展防沙治沙的工作中摸索出了防沙治沙与种植枸杞产防相结合,发展沙产业的新路子。早在2003年就开始在自己的治沙基地大面积种植枸杞林,这样既巩固了治沙效果,又使公司增加了经济效益,治沙工作进入以林养林的良性发展轨迹。最近,记者来到柴达木防沙治沙有限责任公司在柯鲁柯镇平原村的枸杞种植基地,只见成片成片绿茵茵的枸杞林覆盖在沙地上,一眼望不到边。林地里,几位农民正在喷药杀虫。公司经理史连奎告诉记者,这片枸杞林面积有3700多亩,已经进入了盛果期。(出录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这个基地是2003年建立起来的,现在这个枸杞是产果高峰期,一年一亩地产鲜果1200斤,干果300斤。” (录音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说,近年来,公司又采用公司 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发展沙产业特色经济,实现了公司和农户的双赢。(出录音)“当地村民柯鲁克镇平原村的剩余劳动力,都是妇女、学生到我们这里来,一天施肥、修枝,培育了一部分专门的技术骨干,由他们完成这些工作。公司和农民是双赢,他们从中受利,我们也通过枸杞以林养林。”(录音止)柯鲁克镇平原村党支部书记陈永兴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把一大片荒芜的沙石滩承包给柴达木防沙治沙有限责任公司后,这片沙石滩变成了现在的枸杞林,不仅改善了村里的生态环境,而且一部分剩余村民不出家门就能常年在枸杞种植基地搞副业挣钱,就连村里的学生娃在假期也能挣到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出录音)“我们全村300多户人家, 80%到这里来打工。五个社的妇女全到这里来拔草、浇水、打药这些。一年七月中旬就开始摘,一直到九月底,摘五茬。能干的一天摘八、九十斤,一斤七毛算,五、六十块挣了。像小孩放了假到这里摘枸杞,一天30块挣上着,一个假期,零用钱挣上了”(录音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果说,德令哈市柴达木防沙治沙有限责任公司和柯鲁克镇平原村是以公司 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种植枸杞实现了双赢,那么格尔木市大格勒乡则通过市场行情,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枸杞生产,实现了规模化种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来到大格勒乡菊花村时,正是枸杞田间管理的繁忙期。但是几位村民正顶着似火的骄阳忙着给枸杞林喷药、施肥、剪枝。村民张喜安头戴防蚊罩,背着喷药器正在给自家的枸杞林喷药。记者和他聊了起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出录音)“在打农药?嗯。你种了几亩枸杞?20亩。你家里总共耕地有多少?23亩。种这么多枸杞,是不是效益好才种这么多?嗯。效益好。去年就收成了,20亩地钱收了两万三。”(录音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格勒乡是格尔木市唯一的纯农业乡,全乡现有农户428户1745人,有查那、龙羊、新庄、菊花四个行政村,耕地一万多亩。多年以来,这个乡农业一直以种植青稞、小麦、油菜等传统农作物为主,亩产效益低,农民增收缓慢。为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提高土地生产效益,2007年格尔木市环保林业局在这个乡菊花村试种的241亩宁杞1号枸杞取得成功,当年成活率达85%以上,且当年就挂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户种植枸杞的积极性。去年,格尔木市政府在征求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市财政投资430多万元,购置“宁杞1号”枸杞218万株无偿发放给全乡四个村的种植户,共种植枸杞7200多亩,占全乡播种面积的72%,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大格勒乡副乡长杜延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出录音)“我们全乡有一万多亩土地,现在70%多的枸杞地。基本上三分之二的地变成了枸杞地了。”(录音止)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杜延伟说,菊花村村民韩国义2007年种植35亩枸杞,2008年收入6万余元,每亩毛收入达到1700元,种植的枸杞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摇钱树”, tujian.org
2008年大格勒乡种植的7265亩枸杞已经普遍结果。根据产量和目前市场估算,今年全乡的枸杞种植业收入将达到500万元以上。目前枸杞产业已成为全乡农民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再过三年,全乡的枸杞将进入盛果期,按每亩产鲜果1500斤左右计算,7200多亩枸杞的鲜果产量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对此,乡党委政府正在计划上马鲜果烘干等产品深加工项目,延长枸杞产业链,把全乡的枸杞产业作大作强,让枸杞真正成为农民的摇钱树。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出录音)“目前,我们在乡政府附近建一个枸杞烘干场。烘干场建成了以后,一能收鲜果,二还能收干果。因为鲜果保存不住,只有把它加工成干果了老百姓才能把它保存住,而且好销售。后续的这些产业通过引进一些企业呀、枸杞龙头企业的带动,把整个这个产业带起来。” (作者:才旦)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保健保健食保健食品成功氨基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