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平安县小峡镇的南山上俯瞰王家庄村,左边是笔直的109国道,右边是兰西高速公路,中间湟水蜿蜒东去,红瓦白墙的新农村楼房在绿树丛中时隐时现,一切都显得美好而和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面 对今天的王家庄村,让人很难相信在十年之前还是一穷二白。在短短十年间,这个村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这变化,来自村民物质生活的日渐富裕和文化生活的日趋丰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时令已是立秋,但湟水岸边的空气依然灼热。我们来到王家庄村,探访奇石馆,许多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黄河石让参观者惊叹不已。这些奇石的纹络,有崇山峻岭,有碧海浪涛,有猴子捞月的童话故事,也有翱翔蓝天的雄鹰,还有中天独悬的骄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源上藏石"奇石馆,主人马旭晨一边拎着水壶给石头浇水,一边向参观者绘声绘色地讲述每一块石头在他眼里的故事。他给一块奇石起名"泰坦尼克号",许多奇石爱好者很喜欢它;还有一块镇馆石,名字叫做"运筹帷幄",也是相当奇特的一块石头。欣赏奇石,听着主人娓娓道来的讲解,让人觉得奇石就是大千世界的缩影,一石一景,一石一世界。它是一部浩瀚的天书,记载了大自然的沧桑变化。从中可以体味大自然的奥妙,洞察人类社会的真谛。 tujian.org
和马旭晨相比,50多岁的农民马得祥收藏奇石比较晚,2002年,他把自已家中的四间房子腾出来开了个奇石馆,在这里,每块石头都被洗刷干净涂上漆,依次安放在特制的木头底座上,颜色夺目的绿彩石,形象各异的星辰石,色彩丰富的画面石,一切都让人目不暇接。这几年来,马得祥收藏的奇石已达十几种三千多块。靠着这些石头,一直以土地打交道的王家庄人,收石头、卖石头也成了他们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他们玩石头玩出了名堂。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家庄人"点石成金"的梦想变为现实是从1998年开始的。当时,一些村民出于个人爱好,采集和收藏了一些本地的河湟石,摆放在门前,一些过往游客和石友主动上门参观、购买,继而掀起了收藏、出售观赏奇石的热潮。于是,王家庄村的人忙起来了:找石头、运石头、卖石头,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要寻找深藏在奇石中的内涵和韵味,也就是要会赏石。石之奇、韵、妙、雅、美、价值等均在于赏石之人的慧眼,他们还要寻找书法家运用不同的风格和字体给奇石起名字。这些都是比较费时费力的活,之后还要寻找专门的木匠,给奇石量体定身配制底座。这是一个发现奇石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艰难过程,这个过程,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着王家庄奇石知名度的提高,这里的奇石市场也一天比一天活跃,全国各地的石商、石友也频频来这里"淘宝"。2002年, "平安县小峡奇石市场"应运而生。2005年,西宁人谢占春来到这里开了一家奇石馆,藏石2000多块,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与此同时,由奇石产业带动起来的奇石底座配制、奇石加工、运输业纷纷发展,增加了更多人的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家庄的奇石市场建立起来后,外地的许多奇石爱好者也慕名而来。王家庄人随着见识的增多,腰包也鼓起来了。有的人用他们卖石得来的钱盖了楼房,也有人售石收入达十几万元,成为了致富带头人。目前,王家庄村210户人家中有80多户从事河湟石经营,户均年收入在8000元以上,最多的可达3万多元。过去,王家庄村民收入单一,只有采石运输和种植收入,自从奇石产业逐渐发展起来后,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砖房、小洋楼取代了过去的土坯房,现代化的家电、私家车也走进了老百姓的家里。如今,王家庄人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迈步向前。(作者:屈学民 董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采集彩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