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菏泽:牡丹特色支柱产业红红火火 |
2009-06-22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山东网讯(记者郑志侠 通讯员祖士常 陈新振)“意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4月15日至5月上旬,’2007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在中国牡丹城——山东菏泽隆重举办。自1992年起,菏泽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五届国际牡丹花会,各种文化、商贸活动珠联璧合,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客商观光旅游和洽谈项目,每届花会接待中外游客130万人次,高峰期每天达10万余人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牡丹已经成为菏泽的一项重要特色产业。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据介绍,菏泽牡丹面积现有8万多亩,分白、红、黄、黑、蓝、绿等9大色系,10大花型,1100余个品种,成为牡丹观赏基地、科研基地和出口基地。每届花会期间,万亩牡丹竟相开放,花大盈尺,艳照天际,香飘四方,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国色天香”。为了提高牡丹的整体观赏水平,菏泽市近年来累计投资上亿元,对曹州牡丹园进行了改造,整个牡丹园区划分为花之语、花之韵、花之海、花之魂、花之情等五大功能景区,新增了牡丹广场、文化柱廊、梅林石韵、丹景湖、国花鼎、大型钢雕牡丹花等十大文化景点,先后建成了以牡丹为主题的植物配置,包括缤湖、邕水湖两湖建设和世界缤纷园、民俗表演园、牡丹美食园、游乐中心、国花馆。其中国花馆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专家设计,主要分为牡丹历史展厅、国花展厅、牡丹科技展厅、牡丹荣誉展厅、牡丹艺术展厅等七个展厅,集牡丹文字、图片、书画、文物为一体,系统地展示了牡丹历史、牡丹文化和牡丹艺术。同时,经过科研人员的技术攻关,做到了让牡丹四季开花,使牡丹花会成为“花之旅”专项旅游项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菏泽市依靠科技开发加快牡丹产业化进程,先后与中国农科院、山东省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几十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建立了自己的牡丹研究所和牡丹花卉科研所,形成了方圆35公里的牡丹产业区,牡丹资源圃、基因库已经建成。目前,全市已有牡丹科研队(组)131个,技术人员470余名。2002年,采自菏泽百花园的200粒牡丹种子随神州三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这是中国首次在失重条件下对牡丹种子进行变异实验,随后被播种在百花园里。在牡丹科研人员的精心培育下,有30多株太空牡丹成活,去年4月有两株率先开花,今年4月有12株竞相开放。当地牡丹科技人才与科研院校协作攻关,牡丹催花、鲜切花、品种选育、无土栽培等科研课题取得重大突破,牡丹四季开花成为现实,先后完成了 “牡丹芍药鲜切花”、 “案头牡丹培养”、“秋季大田牡丹催花”、“牡丹冬季大田催花”、“嫁接快速繁育”、“牡丹无土栽培”等50多项技术研究,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奖励。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菏泽牡丹夺得牡丹专项评奖111个奖项中的81个,占总奖项的73%。 据了解,2007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突出“牡丹搭台、经贸唱戏”的主题,突出中国牡丹城和武术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的地方特色,内容丰富,亮点纷呈,分为庆典、经贸、文体旅游活动等三大板块,共十余项活动,主要包括2007(春季)中国菏泽投资项目洽谈会、2007菏泽住宅与房地产业博览会、2007中国(鄄城)国际人发风情节、2007中国(曹县)国际芦笋节、第六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暨山东郓城县首届水浒文化旅游节、2007国花婚礼大典、第五届中国牡丹插花艺术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