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倒计时300天,申城大街小巷处处展现精彩活动。经过了三个“百日行动”,我们的城市环境、秩序、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昨天,本报记者兵分三路,分别走访了一些经过整治的路段,发现各区“高招”、“亮点”频出,上海的道路环境正变得更整洁,窗口笑容更灿烂了。
杨浦区苏家屯路———海宝翩然起舞世博气息渐浓
一只身穿红马甲的海宝手中挥舞着彩旗,圆圆的大眼睛里传递着友善,它身旁的另一只海宝伸展着双臂,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杨浦区苏家屯路,发现世博元素在这里随处可见。
不到400米长的苏家屯路上,竖立着4组共11个3米多高的海宝绿化雕塑,形态逼真,神情可爱。四平路街道办事处徐晓浦副主任介绍,为了宣传世博,街道专门请园林专家设计海宝绿化景观,“我们还给海宝穿上了红色马甲,增添了喜庆气氛”。
苏家屯路周边有鞍山四村等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非独用公房小区,有5000多户居民。近年来,伴随着非独用公房的成套改造,苏家屯路也被打造成集休闲、健身、娱乐、景观于一体的社区道路。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以来,杨浦区将苏家屯路列为重要道路,将其打造成“世博宣传街”。除了海宝景观和宣传画,还建造了近千米的绿色竹篱,添置了木制门廊。
正在路边纳凉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现在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几乎看不到了,居民都想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客人”。
四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江一明说,以苏家屯路周边为辐射中心,街道其它17条路周边也在进行世博整治和宣传,社区世博氛围更浓、环境更好了。
卢湾区瑞金南路———告别层层叠叠的“蜘蛛网”
车过瑞金南路,天空一下子豁然开朗。仔细一看,以往那些密密麻麻的“蜘蛛网”和电线杆都不见了。居民王阿姨说,“‘蜘蛛网’不见了,路面也干净了,就连路边的绿化品种也多了。”
在制造局路,可以看到路两边呈现出“天壤之别”,一边的架空线已经不见,而另一边,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中,尚留在空中的“蜘蛛网”,一根电线杆上挂十多个黑线圈圈,从下至上叠架七八层各种线路,操作工人正对其实施改造。
架空线一直是制造视觉污染的罪魁祸首。为改变这一现象,卢湾区有重点分批次地推进架空线入地计划。去年以来已对“新天地”周边地区实施架空线入地工程,完成重庆南路、淡水路、太仓路等10条道路约7公里的架空线入地。此后又实施了延中绿地周边地区包括巨鹿路、延安中路、重庆中路的架空线入地工程,拆除电力架空线4公里,新装路灯27座,路灯排管2.2公里。最近涉及卢湾南部制造局路、局门路、蒙自路、鲁班路、打浦路、瑞金南路6条纵向道路近5公里的架空线入地改造工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南京路步行街———“标准化”服务笑迎八方来客
昨天,记者来到南京路步行街旅游纪念商厦,这里正在试运营国内首家射频技术“未来商店”。进门之前,服务人员先发一个掌上电脑供消费者使用,使用它可以实现全程自助购物。
商店里的100多种商品已全部进入信息库。记者看到,100多种商品按照不同类别被摆放在不同的橱窗里。在一款“时来运转”海宝纪念章吊坠的橱窗前,记者用掌上电脑轻轻一照,电脑屏幕上瞬间出现了吊坠的动感图片,商品的价格、材质等信息也同时出现。黄浦区商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种购物方式,将在更多服务窗口推广,在方便顾客购物的同时,提升商街服务水平。
记者随后又走访多家商家,感受步行街“标准化服务”。在宏伊国际广场一家餐厅,穿着统一制服的服务员面带微笑,耐心地引导顾客入座点菜。在一家散装食品店,柜台旁挤满了顾客,服务员不急不缓,耐心为顾客选货包装,顾客离开时还不忘说上一句“慢走,欢迎下次再来!”。
据了解,南京路将实现商贸、餐饮、住宿三大行业服务标准化全覆盖,使顾客满意率达90%以上,投诉率逐年降10%,投诉办结率达100%。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