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上海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世博写意:中国元素洋溢世博园 让观众动情
2010-05-25

  世博园里,外国展馆中的中国元素随处可见。这里是荟萃246个国家与国际组织的精彩世界,也是一个用“中国”元素贯穿的缩微世界——

 

  细节贴心情谊暖人

 

  “欢迎中国朋友参观澳大利亚馆!”澳大利亚馆的工作人员说中文很流利。在不断引导观众走进馆内剧场的同时,小伙子不时用中文提醒大家,“慢点,慢点,安全是最重要的。”

 

  斯洛伐克馆的工作人员,干脆给自己起了个别致的中文名字,汤木杨。他站在斯洛伐克馆门口,用中文热情地招呼参观者,“欢迎来到最漂亮的斯洛伐克馆!”

 

  世博园区里,贴心的细节有许多,不仅仅是宾至如归的服务,让中国观众心中温暖的,更有各国真心传递出的深厚情谊。

 

  参观者姜女士,注意到了以色列馆入口处的一幅画,“它让我感动。”这是一扇与历史对话的窗口——二战期间,中国驻奥地利大使何凤山向几万名犹太人发签证,帮他们逃离屠杀,来到上海。半个多世纪后,犹太人在中国特别是在上海的生活史,被精心放入以色列馆中展示。

 

  从外到内都很“中国”

 

  从高空往下看,奥地利馆形如“人”字,馆标投射出的阴影又像是奥地利的英文首字母“A”。奥地利馆的外墙,由1000万块六角形陶瓷拼贴而成。陶瓷,在英文中既与“中国”同义,又是历史上最早由中国出口至奥地利的贸易品。

 

  向中国的悠久历史与传统文化致意的,还有西班牙馆用藤条板编织而成的独特外墙。远观展馆外墙,抽象的“日”、“月”、“友”等汉字一一呈现。

 

  波兰馆选择剪纸造型建造场馆、放飞风筝是墨西哥馆外观设计的灵感、法国罗阿案例馆用竹子来制作外墙、沙特馆“丝路宝船”外形设计思想源于“海上丝绸之路”……上海世博会上,只要用心去找,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外国馆都有中国元素。不仅仅是外形,包括内部展项的设置,都很“中国”。

 

  舞台上,有乌黑双眼的银白机器人,斜抚小提琴。这是日本馆为中国参观者特地带来的最新一代机器人,在与观众眼神交流中,机器人一手抚弦一手拉弓,一曲中国的《茉莉花》,自弦下潺潺流淌而出。

 

  用中国元素打动中国观众

 

  中国元素,让本届世博会迸发出空前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葡萄牙馆一直在突出两国源远流长的交往历史。”葡萄牙馆礼仪接待艾媛介绍。以软木制成的葡萄牙馆,辟出专区来专门介绍中葡友好历史。用中国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为线索,介绍第一本葡汉词典、曾在中国生活过的葡萄牙诗人卡蒙斯、乾隆皇帝写给葡萄牙国王诺泽一世的书信……

 

  在“世界上第一个画有中国的地球仪”前,轻抚感应装置,地球仪随之转动,出现中文字幕和葡萄牙帆船图像。当然,展馆中还介绍了广受葡萄牙人喜爱的中国茶叶,“葡萄牙人是第一批在欧洲消费并传播中国茶叶的欧洲人!”葡萄牙将这句话自豪地写在自己的国家馆内。

 

  走进捷克馆,入口左边就是为捷克画家兹德涅克·斯科纳专设的展厅。这里,不仅三面墙上挂满了数十幅斯科纳的捷克版《美猴王》插画集插页,正面屏幕上也正播放着特别为上海世博会制作的斯科纳风格《美猴王》动画片,观众可以通过屏幕前的操作台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美猴王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

 

  “上海世博会上这么多外国场馆热衷于使用中国元素,既是增强各自场馆对中国观众的亲和力,也是对主办方的尊重,对中国的看重。”上海大学教授顾骏表示。

 

  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宁越敏认为,这将影响中国年轻一代全球观的形成,“场馆热衷表达中国元素,能让中国观众从内心感受到中国现在面对的是全球的世界,是多元文化的世界。”
 

     相关链接
    ·世博会第24天吸引31万参观者 日参观人数连
    ·世博写意:中国元素洋溢世博园 让观众动情
    ·瑞典馆连续举办两场高端论坛 分享如何实现
    ·刘淇柳斌杰出席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揭牌
    ·刘淇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中关村科技园等
    ·借鉴经验发展“创意之都” 韩正会见联合国
    ·海宝欢快跃上世界之巅 上海青年世博珠峰登
    ·上海成为国际“设计之都” 联合国教科文组
    ·上海市长途客运站将建“四主六副”和郊区“
    ·增进上海和阿方友好往来 韩正会见阿拉伯客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18室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