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载体,只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才能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更优质的生活、才能使城市本身有更和谐的面貌、也才能够将地球家园的美好和文明传承给子孙后代。
近日在南京举行的“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主题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对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隐含的三个理念基于环境视角给予充分诠释:“只有人与环境和谐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只有积极应对环境变化的城市才能让未来更美好,只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发展模式才能让地球家园更美好”。
参加本次论坛的大多数嘉宾,都搭乘了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沪宁高铁,是城市间紧密合作的一种体现。”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任执行主任莫里斯·斯特朗话锋一转:“然而,当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方面的合作成为必然趋势的同时,我们万万不能忽略,在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城市间的共同合作更为重要。”
严峻的环境挑战面前,为什么需要城市率先行动起来?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希姆·施泰纳抛出一串数据:当今城市消耗了75%以上的世界资源,城市居民大概产出了60%到80%的温室气体,而且城市也应该意识到:城市不再是孤独的存在,而是处在一个经济和生态的大环境当中。
这种合作,在最近发生的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体现无疑。大家都明白,尽管漏油事件发生在美国境内,但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仅是对当地环境带来灾难性破坏,最终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莫里斯·斯特朗谈到,各城市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决定了制定、出台政策,都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加强城市间的互动,分享环保经验、打破技术壁垒、推进技术转让……这些都是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支撑。
提出“低碳世博”口号的上海世博会,创造性地在浦西园区设立了城市最佳实践区,集中了全球有代表性的城市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所做的有创新价值的各种实践方案和实物。不少论坛嘉宾对此赞不绝口,认为“很值得一看”。在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平台上,各种先进低碳环保理念及技术的运用和展示,更重要的是城市管理经验的分享,无疑为其他城市求解破题之路,提供了绝佳参考。
“我们不能非要等到灾难发生了再作出反应,我们必须先行采取预防措施。因为社会越来越多样化,要求我们必须整体看待低碳经济及生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介绍了与中国、印度等相关国家政府及民间组织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