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公布的研究成果表明,我省农村留守人口结构呈现“弱势化”现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1月6日讯 (记者 马继玲)老人生活缺乏照料、孤寂感增加,妇女劳动强度加大、安全感降低,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儿童”较多……山西省人口计生委今日公布的人口战略研究成果表明,我省农村留守人口正出现“弱势化”,带来养老、子女教育、治安等一系列问题。 tujian.org
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外流,我省农村人口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从年龄看,老龄化进一步明显;从性别看,男性人口不断减少。两种因素叠加,使农村留守人口的结构呈现“弱势化”现象。其中,最具体的表现,就是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早在2000年,我省65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口已高于城镇,而这一差距目前仍在不断扩大。专家预测,2010年,农村中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10%,并很快进入老龄化加速期。在这一趋势下,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的生活和情感都面临严重问题。研究人员调查发现,留守老人只要体力许可,不管多大都要在田间劳作,影响身体健康。留守老人缺乏照料,安全隐患多,缺乏精神慰藉,幸福感较低。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除留守老人之外,据研究人员估算,我省目前还有70万留守妇女。由于丈夫外出务工,她们的劳动强度明显加大,养老、子女养育的重担一人单挑,安全感降低。同时,我省还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他们约占农村儿童总量的15%,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由于父母在外务工,留守儿童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和教育,往往“营养”不良,成为心理健康、学习成绩较差的“问题儿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专家认为,要解决农村人口“弱势化”问题。对于留守老人,政府要关注其生活状况,维护其合法权益,加大农村社保制度建设,将符合条件的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同时,应减轻留守妇女的劳动强度,加强生产互助,同时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务工人员进城落户问题,使有条件的留守妇女和儿童进城,生活在亲人身边,共享城市文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