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4月初到6月底,有关灵丘苍鹭的报道屡见于省内各大媒体,引起读者关注。2000年8月1日才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小小苍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魅力,让媒体如此不吝版面,让读者如此不吝赞美?6月28日,记者赶赴灵丘,试图破解其中谜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如愿进山 tujian.org
6月29日,记者提出了实地查看苍鹭的采访请求,这让保护区管理局很犯愁——局长上午刚刚“下乡”,乘坐的是从县农业局借的车。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山西灵丘黑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是个副处级编制的单位,2005年正式成立。管理局下设了4个管理站,都位于保护区中心区域。距离县城最近的一个,驱车行驶3个多小时才能赶到。4个管理站没有一部办公车,工作中需要用车时,工作人员要么搭乘租用村民的拖拉机、马车,要么驾驶自己的私家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告诉记者苍鹭的栖息场所,让记者租车前往吧,又担心出租车司机泄露秘密引起盗猎者垂涎;另一方面,记者的人身安全也令他们担心,因为山里有不少野生动物,其中不乏金钱豹之类极具攻击性的猛兽,还有令人防不胜防的剧毒“蹦蹦蛇”,非常危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最终,在记者的一再坚持下,7月1日,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决定陪同记者前往,“到了山里,要紧跟在我们后头,一步也不要走差。”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它们在树冠上栖息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山下的村庄休息了一夜。7月2日清晨5时许,天边刚刚露出微弱的曦光,记者便随保护区工作人员向苍鹭栖息地出发了。 tujian.org
眼前是一座300多米高的陡峭山冈,坡度最平缓处约65度左右。由于没有路,打头的管理局工作人员张智,背着20多斤重的摄像器材,拎了一根木棍在前面带路。“苍鹭非常聪明,选择的筑巢地点特别隐秘,寻常人根本找不到这里。”张智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翻过山冈,我们发现前方20多米外的山洼内隐藏着两棵约15米高的大树。“不敢再往前走了。”“野生苍鹭很机警,如果看见有人在附近活动,宁愿在天空盘旋一整天也不肯下来。”张智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高高的树冠上密密麻麻布满了苍鹭的巢穴,直径约1米多,看上去跟筛簸一样。记者数了数,一棵树上有13个巢,另一棵树上有12个巢。此时,正是苍鹭们“起床洗漱”时间,呱呱低语渐从树冠响起,细长的脖子一个个从巢中探出。只见体型略大、身高足有一米多的一只苍鹭站在巢穴边,向下巡视了一番。接着,几个60多厘米高的小家伙挨挨挤挤从后面探出脑袋,随后,小家伙们呼啦啦振翅飞向了高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穿梭在黑鹳群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苍鹭的踪迹最早被发现,是在2008年9月。当时,保护区工作人员对黑鹳进行例行考察时,惊讶地发现溪流边觅食的黑鹳群中,竟然夹杂着多只苍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苍鹭昂着脑袋信步穿梭。波光中,苍鹭驻足,斜着脑袋聆听,一动不动立在起伏不定的水草上。波光乍兴,水面荡起一阵涟漪,苍鹭哧溜一下蹬着水草跳起,直奔目标,尖尖的嘴巴像剑一样刺向水面。有苍鹭飞起,在空中盘旋,时而高翔,时而低掠。有苍鹭猛从水中叼起一条七八寸长的鱼,飞向天际。“太美了!”每次看到一个新奇的物种,发现保护区又添新丁,工作人员们都无比兴奋。按照苍鹭的生活习性,9月份不该是它们迁徙的时节,保护区工作人员判断,方圆几十公里内,应该至少有一处苍鹭栖息地。茫茫大山中,一个接着一个山头,他们开始苦寻苍鹭的藏身之所。因为只有找到它们,摸清它们的生活习性,才能有效地保护它们。“鸟飞得永远比人快。”保护区工作人员说,以往追踪能从数十米高的山上跳下去的青羊也没这么费劲,没有无线追踪设备,只能凭双腿去与鸟儿们赛跑。仿佛知道人类在找寻自己,苍鹭和他们捉起了迷藏,有一阵子,工作人员在河流、小溪等苍鹭经常觅食的地方蹲点守候,却一直没有看到苍鹭的踪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寻苍鹭巢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转眼两个多月过去了,那些可爱的苍鹭仿佛从人间蒸发,再也不肯和张智他们照面。2008年11月的一天,有群众将一只奄奄一息的苍鹭送到了管理局办公室。通过仔细检查,工作人员发现苍鹭没有中毒、人为伤害等迹象,判断这只苍鹭应该是在迁徙途中发生了意外。根据苍鹭的习性,它们在南方繁殖的种群不迁徙,为留鸟;在北方繁殖的,除少数个体不迁徙外,多为候鸟,大多在3月末4月初迁来,10月初至10月末离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只苍鹭最终没能存活,工作人员唏嘘之余,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保护区附近,肯定有苍鹭栖息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因苍鹭多选择在有多年树龄的大树上筑巢,灵丘县黑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决定动用下属的秘密“部队”,请他们帮助找符合这种条件的大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最终是谁发现了苍鹭的巢穴?管理局始终讳莫如深,总之一句话,“是协管员发现并报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4月初的一天,早上8时刚上班,大伙就觉得局长的表情有些怪异,“神神秘秘中带点喜不自禁。”“走!”局长一声令下,带他们直奔保护区南端的这个小村外,轻车熟路带他们来到村外山上两棵大树前,“就是这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专人山顶站岗放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两棵树上,筑着25个苍鹭的巢穴,雌雄同居,约50只左右。局长给张智布置了一项任务,要对苍鹭实施重点监测,并采取必要的办法予以保护,决不能让苍鹭受到人为侵害。自此,张智的工作重心转移到这个人迹罕至的山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进入5月,苍鹭的捕食节奏明显加快,每次外出只有20多只。张智感觉到,苍鹭的产卵繁殖期到了,得留一只在家孵卵呢!平均每个巢里3—5个鸟蛋,最多的甚至有7个,张智站在高处,一个一个地仔细数,因为每一个蛋,孕育着一个生命呢。蓝绿色的鸟蛋渐渐变浅,先是天蓝色,接着又是苍白色,宝宝快出世了,大苍鹭变得更加忙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像人类的婴儿,苍鹭出世时没有哇哇啼哭,小家伙很不雅观,除头、颈和背部有少许绒羽外,其它裸露无羽,湿淋淋的小身板软得站也站不住,在鸟巢里直哆嗦,张开小嘴冲着爹娘咕咕叫唤。从早到晚,雄雌苍鹭再也没个休息的点,总是一个回来一个就走,看家的那个,还要时不时飞上半空盘旋一阵,似乎在侦察有无敌情。暴风雨来时,鸟巢在风暴中摇摇欲坠,看家的成年鸟张开双翼,将幼鸟和鸟巢覆在身下,一动不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月底,小鸟终于陆续出巢了,30多只幼小的苍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小苍鹭开始在父母带领下外出觅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忙着哺育宝宝的苍鹭们不知道,在它们身旁,保护区工作人员已站岗放哨很久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光保护区工作人员在为苍鹭执勤,这片区域,还活跃着一支20多人的协管员队伍。没有编制、不拿工资,一年下来,仅有一次很小范围的表彰“大会”,这些协管员管的事情还不少:哪条路边出现一只死鸟、死兽,哪块地里喷洒农药了,哪个村的某某上山砍树了……很快都会反馈到管理局。这些人是谁,平日从事什么职业?这在管理局被列入高度机密,只有局长等少数几个人知道。所有相关线索,由局里收到后转告保护区内下设的4个管理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苍鹭日益增多,附近几家鱼塘的养殖户比以往更多了抱怨,“快管管你们的黑鹳吧。”一见保护区工作人员,养殖户们纷纷叫苦不迭——在他们看来,所有来鱼塘吃鱼的大鸟都是黑鹳,却不知道其中还混着与黑鹳体型相近的苍鹭。纷至沓来的大鸟,狼吞虎咽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赶又赶不走,打又打不得,养殖户们一肚子苦水。由于经费有限,保护区管理局目前还无法建立对养殖户们的补偿机制,只能一次次向养殖户强调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苍鹭,别名老等、灰鹳、青庄。大型水边鸟类,头、颈、脚和嘴均甚长,因而身体显得细瘦。雄鸟头顶中央和颈白色;头顶两侧和枕部黑色;由4根细长的羽毛形成羽冠。目前种群数量正在明显减少。2000年8月,国家林业局将其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记者 李建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