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行地方债券 川三大理由有望优先获批 |
2009-04-30 |
|
明天,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即将开幕,备受关注的《国务院关于安排发行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的报告》有望在大会上审议。一旦审议通过,2000亿元地方债券将“开闸”分流,究竟哪些省市区能首获“甘霖”成为今年两会热点话题。昨日,本报特派记者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发改委副主任李亚平获悉,四川已积极筹备相关报告,并提交国家有关部门,且“获得的机会很大”。
聚焦
2000亿地方债花落谁家?
春节前,一纸《国务院关于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有关问题的通知》下发到地方财政厅和发改委,这是国务院第一份以“地方政府债券”为名的通知文件。一时间,关于地方政府债券的议题成为政府、媒体和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很快,相关消息频现报端。财政部条法司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暂行条例》列入2009年立法计划中,并且规定地方发债后募集的资金限定用于中央财政投资地方项目的配套工程,以及民生项目,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也就是招待费或者办公经费。
更有专家将《国务院代理发行地方债券的通知》、《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债券暂行办法》以及《财政部关于地方政府债券预算管理问题的通知》三份文件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指出此次地方债在发行安排上,很可能由财政部通过国债的渠道代发,而且,也要由财政部代为办理偿还手续。
谈及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就《国务院关于安排发行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的报告》进行审议,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教授表示,国务院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需要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因此,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听取该报告有关情况汇报,是属于履行正常的法律程序。
基于此,这块总额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的地方政府债券“大蛋糕”发债额度如何分配,已然成为正处于金融危机阴影下中国各省积极争取和翘首盼望的“利好”。
筹备
四川报告日前提交
今年2月初,财政部下发通知,要求下属县市及同级部门完成2008年地方政府性债务统计情况,并将调查结果及早上报财政部。此举,意在详细了解各地财政部门情况,为接下来2000亿地方债流向“探路”。
昨日,全国人大代表、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亚平透露,我省通过精心准备,就此形成专题报告和材料,日前已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和争取。李亚平指出,关于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事情已在学术界争论了很长时间,这次将省级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对于此
前有专家估计的“初期允许发行地方债的范围不会太大,会先选择几个省作为试点”的观点,李亚平表示:即便先期试点,正处于灾后重建关键时期的四川应首当其冲,被列入首批试点省份发行地方债。
建议
四川优先获批三大理由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李亚平认为,基于地方债券发行的根本意图,首批份额惠及四川的理由归结起来主要有三大方面。
灾后重建 关键期急需建设资金
四川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最大问题就是资金缺口巨大。据估算,四川灾后恢复重建投资总需求约1.7万亿元。目前,中央下达到省的中央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包干总数为2203.43亿元,加上对口援建、港澳援建、社会捐建等,总额大约3000多亿元,资金缺口依然巨大。从去年5月份开始,全省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增幅逐月下降,灾区财政困难加剧,灾后恢复重建急需建设资金。
扩大内需 基础设施属债券投放方向
我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国家支持下,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列入国家规划,部分项目已开始实施。如成绵乐城际铁路、兰渝铁路、成都至灌县铁路、双流机场二跑道等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成兰铁路国家已批准项目建议书,成西铁路、成贵铁路等一批项目
正抓紧开展前期工作,符合地方债券投向。特别是近年来四川交通状况虽有缓解,但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这批基础设施的建设,既对当前扩大内需确保稳定增长又对今后四川的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
西部大开发 需要国家持续支持
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对发展地方经济很有利,尤其对筹集公共产品所需资金很有帮助。四川尤其在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压力下,要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需要国家持续加大扶持力度。
为此,李亚平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将灾后重建关键期的四川列入首批发行省份,让地方债券助力灾后恢复重建。
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 简文敏 陈诚 杨东
新闻链接
新中国初期:地方政府债券诞生伊始,并持续发行多年。1981年:国债恢复,地方债券不见了踪影;1993年:地方国债被国务院明确“叫停”,原因是“怀疑地方政府承付的兑现能力”;1994年: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预算法》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995年1月1日:《预算法》开始施行,地方政府债券禁令正式启动;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被禁16年之后,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各界普遍认为有望在今年全国两会中审议通过,“重出江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