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张宏平
位于西城区复兴路的北京梅地亚中心,是两会的新闻中心。从位居省部级党政要职的代表到一线基层代表,从国有、民营企业高管到知名体育明星,许多人通过“两会”在这里留下了身影。但今年的梅地亚,气氛似乎与去年不同——“应对金融危机挑战”的首场专题采访会,让人感受到了我们面临的压力。
到底怎么应对金融危机挑战?见仁见智。在4万亿元的大盘子中分得“一杯羹”的,有自己的说法;未能享受到“待遇”的,也没有垂头丧气。可以说都向外界传达出一个主题:信心。信心比黄金重要。无论是对个人还是集体,没有信心就好比没有灵魂,最终在“寒冬”里噤若寒蝉。
“我们不怕金融危机,怕的是没有信心。”一位企业家发出这样的声音,让人体悟到信心背后迸发的力量。但老实说,如果只是停在口中喊如何“有信心”,还是会“冷”得直哆嗦。所以,还得把信心转化为订单,转化为企业上档升级的实际行动。
农民工难、企业难、就业难、市场难……危机之下的表情各色各样。这么多年来,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拉动内需,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所以企业也同样应该站出来支持政府。企业站出来做什么?一句话,不减薪、不裁员,或少减薪、少裁员,为政府分忧。而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银行之间,也应该相互补台才能好戏连台,牵手合作才是阳光大道。
去年去梅地亚采访时轻松、愉悦。今年却有些不一样,大概正是这种“不一样”,才让我们有了直面困难、共克时艰的动力和勇气吧!
(本报北京3月7日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