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实验”获肯定 全团建议再助力 |
2009-04-30 |
|
四川代表委员盛赞“成都实验”,《试图改变中国农民命运的成都实验》引发两会“成都热”
最新一期《中国新闻周刊》刊发封面文章《试图改变中国农民命运的成都实验》,用22页篇幅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了较为全面的展示。整组报道分为“成都求解农村‘未来之路’、成都农村产权改革始末、议事会逼出来的民主试验、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破解城乡分治,首先要从体制上解决’”等五个部分。《中国新闻周刊》以持续关注中国改革问题为各界所重视,但本期“成都实验”篇幅之大、发布位置之重确属少有。稿件刊发后,社会反响很大,许多媒体纷纷对此做了后续报道。在京出席全国两会的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十分关注这组报道,他们在讨论和审议间隙对“成都实验”给予了强烈的关注。
两年前委员联名建议设立“成都试验区”
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目前取得的显著成效,令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张庆成深有感触。
早在2007年全国两会上,张庆成就联名其他11位委员提出《关于在成都市建立以统筹城乡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议》,称“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建议尽快将成都确定为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较为详细地提出了7点具体实施建议。同年6月,喜讯传来,国务院批准成都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务院批复里提到的很多内容,和我们当初提的非常接近。”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张庆成仍难掩欣喜。他说,相比城市,农村太落后了,城市反哺农村是应有之义,成都是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地区,从2003年起开始探索城乡一体化之路,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设立试验区的基础。“所以我们就联名提了这个建议。”张庆成表示,成都现在统筹城乡发展势头很好,去年在全国率先启动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探索,这可以将农民手中的土地变为资本,让农民得到更多财产性收入,将极大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成都实验”获肯定全团建议再助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撰文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列在他所指当前六项重大改革的首位。《中国新闻周刊》选择“成都实验”作为封面报道,有评论认为是对中国城乡一体化改革的“一次重大报道”,也是对厉以宁观点的积极响应。
另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是,3月7日上午,在四川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全体代表以热烈鼓掌的方式,通过了向大会提交的全团建议——《关于进一步支持四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建议》。建议中提到,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农村产权制度、农村投融资体制、城乡户籍制度、城乡社保制度、健全城乡一体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探索,并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取得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突破。为加快成都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推动我省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代表们恳请国家比照支持重庆试验区建设的政策和推进方式,加大对成都试验区建设的支持力度。这无疑是对“成都实验”的最好肯定,也是“成都实验”的强大助力。
代表委员盛赞“成都实验”
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常委、四川省委副主委、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正荣对“成都实验”给予了极大关注,他认为,成都通过几年实践,统筹城乡发展已积累了很多好做法好经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是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成都已在这方面加大了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投入、推动乡镇卫生院改革、实施药品统一配送、提高村卫生站医疗卫生人员补贴标准等。现在成都按照标准化建设的乡镇公立卫生院,基本做到了防疫、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及基本医疗“六位一体”,履行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与城市社区医院差别不大。
“成都的实验,对当前扩内需促增长也具有现实意义。”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主任、麻醉与危重病医学科教研室主任、危重病医学科主任刘进认为,成都在破解城乡二元难题上做了很多努力,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比较成功的,成都人民都有亲身体会。扩内需促增长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解决了城乡一体化这个问题,让农民和城里人一样富裕、一样敢于消费,扩大内需就容易得多,相信成都将抓住这个机遇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放认为,成都的实验是富有成效的,“比如成都搞的‘三个集中’,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了条件,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有利于进一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刘革新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成都“用市场化的办法来解决城乡一体化的问题”很关注,对成都在求解农村改革之路上寻找市场动力表示赞赏,“广大农村要形成要素市场,土地、人、资金要被真正激活才行。”
采访中,代表、委员们频频提到,将持续关注和支持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有了这样广泛的群众基础,成都城乡一体化之路必将越走越宽阔……
推广灾后重建经验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话感受真真切切,提建议实实在在。代表委员们纷纷为成都下一步加快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其中比较集中的一条是:及时推广运用成都灾后重建经验,进一步推进全市统筹城乡发展。
代表委员们认为,面对灾后重建的巨大困难和挑战,成都把灾后重建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结合起来,科学重建,科学发展,丰富了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形成了按“四性”原则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参与重建、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等灾后重建好经验,建议成都进一步总结这些经验,努力在实现城乡全面现代化上取得新进展、在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上见到新成效、在构建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在促进和谐稳定上开创新局面。本报特派记者陈文勇张魁勇黄颖摄影王熙维北京报道
记者手记
“成都”以及“成都实验”
连日来,记者不停穿梭在四川代表团各个小组以及驻川政协委员所在的各个界别。采访中,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管走到哪儿,不管是讨论、审议或者采访,总能听到代表、委员们热议“成都”以及因统筹城乡发展而闯出一番名堂的“成都实验”:“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成都实验’对扩内需促增长具有现实意义。”“破解‘三农’难题,成都的努力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成都实验’在观念上、制度设计上、具体做法上都有比较先进的、值得总结和借鉴的地方……”
“成都”以及“成都实验”,让人骄傲和自豪。每每听到这两个词汇,我心里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生于斯,长于斯,实在有幸!”
“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峨眉山管委会党委书记马元祝告诉记者,据他调查,目前部分处在旅游线上的农民的收入已略微超过当地城镇居民,但就更广范围而言,农民的收入仍和城镇居民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他的话代表着很多人共同的心声。
因此,成都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身上肩负着为全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借鉴和示范的担子很重。但我们也同时深信,拥有前几年实践形成的宝贵基础,我们一定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