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委员:文化体制改革 院团改革内外都要激活 |
2009-04-30 |
|
两会期间,郑晓幸代表带来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好消息: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微软游戏技术平台开发的 “疯狂老鼠”在全球发行,填补了国内视频游戏研发和生产空白;斥资40亿元的三星堆文化产业园和成都东郊文化创意基地即将开工……
产业发展的利好,是四川文化体制改革结出的硕果。然而,改革远未结束。
“2009年,将是四川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及面的攻坚之年。”郑晓幸所谓的“攻坚”,包括如何改变文化产业发展短、小、散的现状,如何激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活力,如何让文化的触角占领新市场,以及国有企业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艺术院团改革。
改革的迫切性,早已被一个小小微观主体演绎得淋漓尽致——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两次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的创作团体,省川剧院近年来频频见诸报端。然而,在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代表看来,这不能掩盖川剧发展艰难的事实。“演一场戏,我们每个人的收入只是50元。”他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体制,是人员能进不能出。
何时改,怎么改?郑晓幸、陈智林的观点一致:改革不是向市场甩包袱,不是只管改、不管活。
郑晓幸说,对于像院团这样承担着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单位,要更注重其公益性。要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机遇,更加注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和发展。“对于计划内的市场,政府可以加大采购力度,通过送戏下乡等方式,用先进文化占领市场;对于计划外的市场,则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
10月,新的省川剧院将建成运营。陈智林说,将来的省川剧院如何运营已摆上了议事日程,他希望在推动院团内部改革的同时,传统艺术生存的外部环境能得到改善。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李旭 胡敏 杨晓(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