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称成都话在中国所有方言中最易听懂 |
2009-04-30 |
|
本报讯(记者刘祎摄影刘晋川)“望江楼曾经是个水码头,是成都人走向世界的地方。”“都江堰水利工程原本不是为了灌溉,而是用于行船。”“成都话是中国所有方言中最易听懂的方言。”……在昨日举行的“金沙讲坛”第二期中,著名巴蜀文化研究专家、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袁庭栋与满场听众畅论《成都文化的主要特色》,他认为成都是全中国移民文化最突出、最有特色的城市。
·成都春季招聘会指南·四川美女时尚秀火热征集
成都自古是移民通道
“电视台要录像,所以我讲‘川普’。大家不要笑我,一笑就把我笑‘黄’了。”一句自嘲的话,拉近了专家与听众的距离,诙谐、幽默的气氛也由此贯穿了整场讲座。
讲座一开始,袁庭栋就开宗明义地点出了他心目中成都文化的主要特色——以移民文化为载体的兼容性。他认为成都是全中国移民文化最突出、最有特色的城市。“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成都位于四川盆地的中心,北边是黄土高原、南边是云贵高原、西边是青藏高原、东边是江汉平原。成都就在这四大板块的十字路口上,是自古以来的移民通道。”
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如何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成为移民通道呢?袁庭栋自有一番说法,他认为李白的名诗描述的是心境,而非现实道路。因为早在《史记》中,便已经有了“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记录。同时,古代成都的水路非常发达,“经考证,修建都江堰的目的并非灌溉,而为行船;成都人熟悉的望江楼,那原是个水码头,是成都人迎来送往、走向世界的地方,如杜甫的名句‘门泊东吴万里船’等等。”
成都茶馆也是移民文化表现
袁庭栋在讲座中谈到,向成都大规模的移民,即民间所称的“湖广填四川”一共有三次: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每一次均是由于朝代更迭期间的战争使得成都平原人口大量减少,政府不愿意天府之国土地荒芜,于是组织其它地区的居民迁移到四川,并从此定居下来。“90%以上的成都人是从外地迁来的。”
袁庭栋认为,移民文化给成都带来了许多好处。“如成都话就是以湖北话为基础,融合了许多外来文化的方言。这一特性使成都话便于对外交流。曾经有语言学方面的调查显示,成都话是外地人最能听懂的方言,北京话还排名第三!”甚至连成都有名的茶馆,袁庭栋也认为是移民文化的表现之一,“因为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需要有交流信息的平台。”
在深入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今天,袁庭栋认为成都应大力发扬“包容”这一城市精神,用开放的心态吸收来自先进地区的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
○观众反映
为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自豪
昨日的市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早早地来到图书馆,就是为了感受本地“百家讲坛”学者的精彩言论。他说,都江堰和望江楼都是他很熟悉的地方,但一直不知道还有这些典故,袁老师的讲解让他加深了对成都的理解。作为一个成都市民,他为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感到自豪。
○特别提醒
成都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将于下周六(3月21日)上午10时播出本期讲座的实况录像;下期讲座将于下周六(3月21日)下午2:30在市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仍由袁庭栋研究员主讲,题目为《成都为什么最具有幸福感》。
|
|
|
|
|
|